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小题。包拯传(8分)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小题。包拯传(8分)包拯,字希仁,庐州合
题目详情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小题。包拯传(8分)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小题。 包拯传(8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选自《宋史选译·包拯传》)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1) 数 来劝勉 (2) 知 天长县 (3) 寻 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4)率取数十倍以 遗 权贵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小题3:从选文中,你觉得包拯是怎样一个人?(2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4分)(1)屡次、多次 (2)做……的知县、做县的长官 (3)不久(4)给予 小题2:(3分)(你)为什么割了(别人的)牛舌却又来告他? 小题3:(2分)孝顺父母、断案机智、清正廉洁。 |
小题1: 试题分析:“知”,名词动用,“知”本为“知县”,官名,句中是“做知县”,“寻”,古今异义,古文中是“最终”“不久”的意思。“遗”读wèi,“送给”的意思。 点评:本题有难度,一些字词含义的变化学生难于掌握。古文中的字词变化较多,有活用,有一词多义,有古今异义,平时学习时要多辨识多记忆。 小题2: 试题分析:“何为”,即“为何”,“而”表示转折,“又”“告”与现代意义相同,不译,直接使用。 点评:本题不难,句中没有难解字词。古文中有大量字词,其意义与现代意义不同,要记忆,但也有一些与现代意义相同,这些无须记忆,哪些是“异义”,哪些是“同义”,这需要靠平时多阅读古文,有积累,有经验,即可判断。 小题3: 试题分析:选文有三层,“包拯,字希仁……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岁满不持一砚归”,分别从三个方面概括了包拯的品质。 ” 点评:本文有难度,学生要看懂内容,必须把文章大致翻译一下,然后才能分析。分析人物形象,主要从人物的所作所为来分析,不能的行为表现人物不同的品质,可分清文章层次,以次分析概括。 |
看了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文件,怎样判断空行呢?谢谢 2020-03-30 …
阳光总在风雨后的作文事例 2020-04-06 …
请帮忙翻译成正确的英文"事实上我只在上海停留了一天,然后就返回了北京."请将上句中文翻译成英文,最 2020-04-08 …
关于竭尽所能最后自己获得成功的作文事例 2020-05-15 …
石钟山记最后一段的译文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 2020-05-16 …
有关感动的作文事例要接近生活或不要事例 2020-05-17 …
一只破球鞋旅行记400——800字不要说什么“要反映社会不良现象的”,也不要网站,要文章,要讲到破 2020-06-04 …
如果写得到理解的作文,事例是做错事情又不承认,后来主动承认错误,并得到理解,是否脱题 2020-06-20 …
妙极了!》的作文事例500字以上 2020-06-23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表达这句哲理的作文,事例也行具体事例 2020-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