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苏秦之弟曰代,代弟苏厉,见兄捭阖七国遂志,亦皆苦学从衡之术。苏秦既死反间,其助燕谋齐之事大泄。齐闻之,乃望燕,燕甚恐。代乃求见燕王哙,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秦之弟曰代,代弟苏厉,见兄捭阖七国遂志,亦皆苦学从衡之术。苏秦既死反间,其助燕谋齐之事大泄。齐闻之,乃望燕,燕甚恐。代乃求见燕王哙,欲袭苏秦故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见者异于所闻于东周,臣窃负其志。及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燕王曰:“奚以谓吾明王也?”对曰:“臣闻明王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臣请数王之过。夫齐、赵者,燕之仇雠也;楚、魏者,燕之援国也。今王奉仇雠以伐援国,非所以利燕也。 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 燕王曰:“吾闻齐有清济可以为固,长城足以为塞,诚有之乎?”对曰:“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恶足以为固! 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 !骄君唯利是好,而亡国之臣必贪。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则可亡齐已。”燕王曰:“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燕乃使一子质于齐。 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于齐。齐使代报燕,燕王哙问曰:“齐王其霸乎?”曰:“不能。”曰:“何也?”曰:“不信其臣。”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齐善待之。 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后出之。代之宋,宋善待之。齐伐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湣王出走。 燕使约诸侯从亲如苏秦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代、厉皆以寿死,名显诸侯。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1)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4分) (2)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4分)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4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小题4:① 大王自己想一想,这是策略上的失误,不把这种失误让您听到的人,就不是忠臣。(关键点:则、闻,句意各1分)②百姓已经疲劳困乏,即使有长城,怎么能够成为要塞呢?(关键点:罢敝、恶,句意各1分)③(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残暴的秦国的欲望却是没有满足的时候,送给他的东西越多,侵犯他们就越厉害。(关键点:无厌、两个“之”的不同指代、弥、句意各1分) |
点评:文言虚词考查的重点是理解词语的意义,难点是理解词语的用法,即词性。学生在做此题时,多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 小题3:试题分析:“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燕国”错误。 点评:它要求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这种考查应用性、综合性强。考查时,一般涉及以下几点:(1)某个论点的依据;(2)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3)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发展所导致的结果;(4)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 小题4:试题分析:① 句是判断句,这个判断句是通过“则”和“……者,非……也”来表判断。②句要注意这几个关键词:罢敝,疲劳困乏;恶,怎么。③句要把握这几个关键点:无厌,没有满足;弥,更加。 点评:要翻译句子,必须先理解句子。理解文中的句子,要求能够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每一语句的具体含意,并能对该句从内容和表达等方面作出输电网杂技。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特别是多义实词、重点虚词、相关句式,并且要把握某些句子的特殊含意。 |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看图组成语请在下列空格内分别填进四字成语,使它与前后的词语再分别组成成语.有朝()()()()迢迢 2020-05-13 …
在空格里填四字词语,使前后词语再组成成语.有:有朝迢迢按兵俱厉下落之冤万众孤行各位大哥大姐帮 2020-05-16 …
照例在下列空格中,分别填上一个成语,使它与前后两字再分别组成成语.例:有朝(一)(日)(千)(里) 2020-05-16 …
根据题目写成语写成语(四字)例:满城风雨同舟共济有朝迢迢按兵俱厉下落之冤万众孤行 2020-05-16 …
帮忙翻译一下1.诏谕大渊曰:“尚厉忠贞之节,共成康乂之功.”2.所贡币帛,已见忠勤,卿守边陲,宜加 2020-06-16 …
曹刿论战A.其:下视其辙其真不知马也B.乃:乃入见乃不知有汉C.之:小大之狱怅恨久之D.焉:惧有伏 2020-07-13 …
阅读下面材料:“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 2020-11-21 …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 2020-11-2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 2020-11-29 …
阅读以下材料: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 2020-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