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记》材料二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11月7日。慈禧六十岁的生日那天,当时有人深夜偷偷在城门上贴了一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记》
材料二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11月7日。慈禧六十岁的生日那天,当时有人深夜偷偷在城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既而社会上又传出一副对联: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材料三  今年2月20日,江苏省南京市代表团访日时,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南京官方三次回应,并在2月21日晚,对外公布:南京市暂停与名古屋市政府间的官方交往。我国外交部表示理解和支持南京市的回应。
-----摘自新华网(1)材料一日本对唐朝时的中国持什么态度?
(2)材料二中的对联内容看,它涉及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些历史事件?“台湾省归日本”与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有关?
(3)材料三中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其目的何在?
(4)你是否赞成南京市的做法?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可知日本对唐朝时的中国持友好或学习的态度.
(2)由材料“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和“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慈禧六十岁的生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割占宝岛台湾的历史事件.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迅速发展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1894--1895年,日本反动了对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
(3)由材料三“ 今年2月20日,江苏省南京市代表团访日时,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可知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其目的是歪曲、掩盖侵华史实.
(4)对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南京官方三次回应,并在2月21日晚,对外公布:南京市暂停与名古屋市政府间的官方交往.我国外交部表示理解和支持南京市的回应.我支持南京市的做法.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搜集大量日军侵华史实,告知世人历史真相,正告日本要尊重历史,反思历史等.
故答案为:
(1)友好或学习(能体现友好的意思即可).
(2)慈禧六十岁的生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割占宝岛台湾; 明治维新.
(3)歪曲、掩盖侵华史实.
(4)赞成.我们应该搜集大量日军侵华史实,告知世人历史真相,正告日本要尊重历史,反思历史等.(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唐国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