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界历史上,开创庞大帝国的帝王之中,排名没有比得上秦始皇的,因为无论是古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

题目详情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历史上,开创庞大帝国的帝王之中,排名没有比得上秦始皇的,因为无论是古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还是古罗马帝国的凯撒,他们的帝国早已不存在了,对世界的影响远无法与秦始皇相比.其实,即使他们在位时,其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也远远小于秦始皇.
--《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
材料二 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资治通鉴》
材料三 多民族与大一统的局面向来为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学者所称颂…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日:“今汉兴,海内一统.“…清康熙帝日:“合天下之心以为心,公四海之利以为利.”
--张传玺《大一统与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始皇的“庞大帝国”正式建立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巩固“帝国统一性”采取的经济措施.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止盗”的主要出路是什么?历史上把他较为清明的统治称之为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擎知识,列举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事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促使国家兴盛的主要因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并建立起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一统的君主制王朝--秦朝.秦朝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在经济上的措施是: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2)分析材料二的“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可见唐太宗认为“止盗”的主要出路是去奢省废,轻徭薄赋,选用廉吏.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经济发展,被称为“贞观之治”. 
(3)清初康熙帝围攻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同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国家主权,保卫了祖国疆土.1684年,清朝康熙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台湾府的设立,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清朝前期,我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康熙帝确立册封班禅的制度. 
(4)分析秦朝的统一,唐朝的“贞观之治”和清朝康熙帝的措施,我们认识到促使国家兴盛的主要因素是:统治者必须励精图治,政治开明;统治者要重视制度创新;统治者要重视民生,关注民生;统治者应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统治者要捍卫国家领土主权.
故答案为:
(1)时间:公元前221年;经济措施: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2)主要出路:去奢省废,轻徭薄赋,选用廉吏;“贞观之治”.
(3)主要事迹: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国家主权;册封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收复台湾,巩固祖国海防.
(4)认识:统治者必须励精图治,政治开明;要重视制度创新;要重视民生;应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要捍卫国家领土主权.
看了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都是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