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汉景帝的哪些措施体现了农本思想?2、当前中国社会的“三农”问题突出,请你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一个建议.3、阅读材料,①材料一:西周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材料二:汉高祖把子

题目详情
1、汉景帝的哪些措施体现了农本思想?
2、当前中国社会的“三农”问题突出,请你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一个建议.
3、阅读材料,
①材料一:西周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以镇守四海,拱卫天子.
汉初封国与西周封国的比较,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②“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通过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了解,你知道如何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2、加强政策引导,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
  3、
  第一小问:
  汉初的封国制度与西周的分封制度在历史上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西周的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实行的是“授民授疆土”的分封形式.而汉朝的分封制度是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是“剖裂疆土”的分封.他们二者在维护国家的统一方面作用是一致的,但是在运用的手段上却是相异的.
  西周的分封制度是建立在井田制,即奴隶土地国有制的基础之上,“授民授疆土”是其分封制度的基本内容.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密切结合,“授民授疆土”的分封对象多为姬姓贵族、功臣和贵族后裔.
  与西周相似,汉朝诸侯王也享有“剖裂疆土”的茅土之封.
  西周的分封制度,主要是为了巩固和扩大周朝的统治区域.
  西汉初年分封的异姓诸侯王,是完全迫于形势的权宜之计.历史证明,汉初的分封对维护汉朝的统一起到了重大作用.后来虽也出现了威胁中央集权的“七国之乱”,但从历史长远来看,这只是一个很小的副作用,并迅速被平定.
  西周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之上的,是以同姓诸侯为主体,联合异姓诸侯的全国大分封,来实现“以藩屏周”的统一目的.西汉初的封国制度是建立在封建中央集权的基础上的,是“割裂疆土”的部分分封,相对于各诸侯国而言,汉王朝仍占有大量的关中地区.
  实质上,汉代的封国制度只是袭取了西周分封制度的外壳,而赋予其新的历史内容,灵活运用,从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可以说汉初封国制度与西周分封制度只是某些方面相似,而且其相似处在形式方面,而不是在实质.
  第二小问:
  秦始皇:
  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既是千古一帝,同时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他功大于过.
  (1)主要功绩:1、顺应历史潮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战乱状态.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进步.2、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3、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大修驰道,修造万里长城,开凿灵渠等,促进了秦朝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使秦的疆域空前辽阔.
  (2)历史罪过:1、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辉煌的中华文明,钳制了人们思想的发展;2、实行严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赋税,严重剥削百姓.3、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汉武帝:
  正面:
  汉武帝在位期间,设立中朝,削弱相权;实行“推恩令”和“附益之法”,打击地方势力;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和司隶校尉,加强监察制度;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建立羽林军、羽林孤儿和八校尉.统一货币,发行五铢钱;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太学.从政治、军事、财政、思想文化四个方面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又勘定外患,拓土启疆,造成了西汉的盛世.他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
  负面:
  武帝个性上的缺点造成了他的过失明显,他是个过犹不及的人,能把好事变为坏事.比方说反击匈奴和加强专政都是正确的政策,但打匈奴发展为穷兵黩武,他让李广利去大宛国求汗血马就能大打一仗,损失惨重.为了巩固政权他剥夺丞相的权利、任用酷吏,武帝时期几个挂名丞相,无论是贪婪的国戚田玢,还是刚正的窦婴,都没有好下场.戾太子和皇后卫子夫也是死于酷吏江充的巫蛊之祸,史学家普遍认为他俩是冤枉的.
  但是武帝之所以被认为是个雄主,因为他有自省心态.他有“亡秦之绩,却避免了亡秦之祸”.像他自己就承认,虽然不打匈奴,汉政权不可能强大,可如果继任者还延续他的政策,下场会和秦朝一样.武帝一生迷恋求长生不老术,多次受巫师欺骗,晚年时他远赴山东求仙不得,终于醒悟,回程中看到农民耕作,自己也下田劳动,并且颁发了《罪己诏》,这对惟我独尊的君主是很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