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以下是秦始皇二十六(前221)年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辩论:丞相王绾说:“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下是秦始皇二十六(前221)年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辩论:
丞相王绾说:“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以下是秦始皇三十四(前213)年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辩论:
博士齐人淳于越说:“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丞相李斯说:“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王绾、淳于越等人为什么主张实行分封制?
(2)上述材料中,秦始皇和李斯的共识是什么?
(3)在当时条件下,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重要影响?
解析:
| 答案:(1)燕、齐、楚等地距统治中心远,分封诸侯有利于镇守边远地区;只有学习古代的治国经验,实行分封制,统治才能长久。(2)分封制是造成诸侯混战、天下大乱的根源;郡县制有利于秦朝统治,时代变了,统治方法也应随之改变。(3)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君主专制的管理体制,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思路点拨:前两问通过概括材料回答,最后一问结合史实回答。 规律总结: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后世的地方行政体制是在郡县制基础上发展演变的。 |
帮忙翻译下啊!此句出自《唐才子传》卷一王勃,原文为: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之诸孙也.六岁善辞章. 2020-06-09 …
英语翻译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之诸孙也.六岁善辞章.麟德初,刘祥道表其材,对策高第.未及冠,授朝 2020-06-28 …
1973年,在今威海市苘山镇发现了一个秦代铁权(见右图),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 2020-07-01 …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记载:东周时,“诸侯兴师不请太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此记 2020-07-28 …
世说新语两则一、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为何开狗窦?”张应声答道:“正 2020-07-29 …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记载:东周时,“诸侯兴师不请太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此记载 2020-11-29 …
威海市出土了一个秦代铁权(见图),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 2020-12-20 …
《史记·十二诸侯表》记载:东周时,“(诸侯)兴师不请天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此记载实 2020-12-26 …
《史记·十二诸侯表》记载:东周时,“(诸侯)兴师不请天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此记载实 2020-12-26 …
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