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司马光曾上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司马光曾上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先宜变更。”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
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面临的什么问题?(4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
举例说明。(10分)
(3)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改革遭到社会上层的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强烈反对,潜伏着失败的危机。(4分)
(2)王安石变法旨在富国强兵,其理财、整顿军队与科举的措施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和富商的利益,如青苗法限制了富商对农民的剥削,募役法,整顿科举的措施限制了官僚、地主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因而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对。此外,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执行不善,造成了百姓负担的加重,为反对派攻击新法提供了借口。如青苗法实施过程中出现强制借贷的现象等。(10分)
(3)改革必然会触动一部分阶级既得利益或特权阶层,因此必然会遇到阻力。改革者要善于平衡各阶层的利益,减少变法的阻力,加大变法宣传力度,统一认识,解决内部纷争。同时要善于用人,加强对各项政策实施的监管。(6分)

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的理解。
第(1)问,根据材料即可得出答案。
第(2)问,原因从材料中分析得出。采取的措施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史实即可得出答案。第(3)问,启示主要从变法的经验和教训得出。言之成理即可。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求大神翻译下意思和表达的意  2020-06-21 …

材料一:“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及第谣》材料二:  2020-06-21 …

“曾,以父之名,免你一生哀愁。曾,怜子之情,祝你一生平安。”中的“曾”啥意思?  2020-06-22 …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写的是什么节日?  2020-06-27 …

中敌对月唐曹松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家人。注释①曹松,晚唐诗人  2020-06-29 …

下面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按节令的顺序,四首时依次排列恰当的一项是()①无  2020-06-29 …

“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专著故自负,(顾)亭林亦复推重。乾  2020-11-14 …

下面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按节令的顺序,四首时依次排列恰当的一项是()①无云  2020-11-25 …

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  2020-12-01 …

“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之一高贵产品。撰者故甚自负,(顾)亭林亦复推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