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二、理解与感悟。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

题目详情

二、理解与感悟。

1.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一《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1) 片段中的“念头”指  

(2) “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句话的意思  。

(3) 文中最能体现司马迁人生价值的一句话是 ,这句话用司马迁的原话说,就是“ ”。

(4) 最后一节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样描写,让我体会到

(5) 历史上死得比泰山还重的人物有 ;死得比鸿毛还轻的人物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二、1. (1) 了此残生

(2) 忍辱负重

(3)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4) 总结  司马迁创作《史记》 的艰难。

(5) 李大钊  林嗣同    高俅 和珅

看了 二、理解与感悟。1.阅读课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