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①,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 ,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 之所得为也。”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 ,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注]①失伍:失职。②距心:大夫的名字。③为都者:治理都邑的人。

1.孟子以牧羊作比,批评孔距心,下列对孟子的意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指出孔距心的能力太差,只能干牧羊之类的事情。

B.如果自己做不好就应当让更有才能的人来做。

C.如果是自己不能自作主张,为什么不辞职?

D.国君有责任,难道你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2.文章最后说孟子“为王诵之”,“诵”在这里的意思是“陈述”。孟子向王陈述了什么?他陈述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 2.陈述内容:孔距心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在凶年饥岁,老百姓无法生存,却没有予以救济,以及通过牧羊作比,孔距心及时醒悟。(意思相近即可) 陈述目的:让齐王明白无论是官员还是国君,都要有责任心,不要对百姓的生死不负责任、无动于衷。仁政爱民,是上至帝王,下至官员都应自觉履行的基本德行。   参考译文: 孟子到了平陆,对那里的长官(孔距心)说:“如果你的卫士一天三次擅离职守,开除不开除他呢?”孔距心说:“不必等三次。” (孟子说:)“那么您失职的地方也够多的了。荒年饥岁,您的百姓,年老体弱抛尸露骨在山沟的,年轻力壮逃荒到四方的,有上千人了。”孔距心说:“这个问题不是我能够解决的。”孟子说:“假如现在有个人,接受了别人的牛羊而替他放牧,那么必定要为牛羊寻找牧场和草料了。如果找不到牧场和草料,那么是把牛羊还给那个人呢,还是就站在那儿眼看着牛羊饿死呢?”孔距心说:“这是我的罪过。” 往后的某一天,孟子朝见齐王说:“大王的地方长官我认识五个,能认识自己罪过的,只有孔距心。”(孟子)给齐王复述了一遍他与孔距心的谈话。齐王说:“这是我的罪过啊。”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2020-06-15 …

英语翻译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2020-06-15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孟尝君养士孟尝君在薛①,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②厚  2020-07-02 …

给孟母三迁故事第3、4、5自然段加上小标题.是4字小标题哦,第3段讲孟母和孟子住公墓旁,第4段讲孟  2020-07-11 …

王顾左右而言他阅读理解(共三题,会一题就回答,当然三题全会更好)1.本文记录孟子和齐宣王的对话,目的  2020-11-10 …

拓展阅读新孟母三迁自孟子的父亲去世后,孟母带着幼小的孟子住在临街的破旧小阁楼里艰难度日。弹指一挥间,  2020-11-26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杨时字中立,南剑①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  2020-12-01 …

程门立雪翻新再创作原文:程门立雪①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②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  2020-12-01 …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①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  2020-12-01 …

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阅读理解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