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孔子的故事中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举两个事例

题目详情
孔子的故事中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举两个事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有一回,孔子独自站在庭中,看见伯鱼趋身而过,就问儿子说:“你学诗了吗?”伯鱼言道:“尚未学诗.”孔子说:“不学诗,不知与人言语应对”伯鱼退到自己房中,赶紧学诗.诗有比兴答对酬酢,学了之后,能够事理通达而心气平和,所以孔子教儿子要学诗.又一次,伯鱼趋而过庭,孔子问他:“你学礼了吗?”伯鱼答道:“尚未学礼.”孔子说:“不学礼,不知立身处事之道.”伯鱼谨遵庭训,退而学礼.礼是恭俭庄敬立身之本,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若不学礼则无以立身.学诗、学礼是孔庭教子之义方,值得后人学习. 从这里看出孔子是一位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人.
2、 孔子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阳又那么大.孔子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机械装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马代替人打水,这样比较容易——所以孔子就过去对老人说:“你听说过现在有机器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它们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可以让马来做这件事情.你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呢?你是一个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岁了. 那个人说:“用手工作总是好的,因为每当狡猾的机器被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狡猾的头脑.事实上,只有狡猾的头脑才会使用狡猾的机器.你这不是存心败坏我吗!我是一个老人,让我死得跟生出来的时候一样单纯.用手工作是好的.一个人会保持谦卑.” 孔子回到他的门徒那里.门徒们问:“您跟那个老人谈什么呢?” 孔子说:“他看起来似乎是老子的门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论点好象是正确的.” 看出了孔子谦虚.
解答二:
1、故事:子路拯溺 (孔子态度:赞) 孔子的学生子路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救起这个孩子.孩子的父亲送一头牛表示谢意,子路接受了这头牛.这就是“子路拯溺”的故事. 社会人士对此议论纷纷,认为子路太贪心.孔子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孔子认为,子路是正确的,因为他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而行政系统认可这件事,就能鼓励更多的人去解救危险中的人. 2、故事:子贡赎人 (孔子态度:愤)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 子贡是孔子门下最有钱的弟子之一,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在周游列国途中,遇到了一位鲁国奴隶,于是花钱把这个人赎了出来.子贡觉得自己应该做得更高尚一些,于是把那些“收据”、“发票”全部当众撕毁,他要自己承担所有的费用.这个行为轰动了社会. 子贡回国去见孔子,孔子吩咐学生说:“子贡来了你们拦住他,因为我不想再见到这个人.”子贡感到很委屈.于是他冲破阻挡,见到孔子.孔子说:“你的行为没有损害你自己的行为价值,却损害了国家的法律.因为你,从此,这个法律再也没有明确的社会效果了.”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看了 孔子的故事中孔子是个什么样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历史典故“举贤不避亲”就来自上述的故事,在文中“举贤不避亲”是指:.历史典故“举贤不避亲”就来自上述  2020-03-30 …

求2个正反例子的200字的小故事.(古今中外)这小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在学习中,要有一位好的领头  2020-05-15 …

斑马线的交通事故例子行人被车撞了,因为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交通事故,请举个例子,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2020-06-05 …

成语故事问题有关于“不耻下问”这个成语的出处和它的故事、故事中个别词、句的解释.以及这个成语的解释  2020-06-08 …

典故成语不站在X果树下,引起别人猜忌说说这个成语或者典故举几个类似的成语  2020-06-11 …

《杨震暮夜却金》里有几个词的意思不懂求解~速度下好吗当之郡里的“当之”是什么意思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  2020-06-17 …

东周列国故事中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公元前782年,“周幽王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  2020-07-08 …

萧何是个怎样的人?在"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中,举例说说,萧何诗歌怎么样的人?(越简短越好)在"萧  2020-07-28 …

求历史上名人受过高人指点而成功的典故历史名人当中有谁受过高人指点而成名的啊?举一个类似的典故说有要  2020-07-28 …

名著阅读:《水浒传》作者是朝代的,文中108将个个都有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特征鲜明的外号。其中“花和  2020-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