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登舍身台[明]戚继光向来曾作舍身歌,今日登临意若何?指点封疆余独感,萧疏鬓发为谁皤?剑分胡饼从人后,手掬流泉己自多。回首朱门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登舍身台 [明]戚继光 向来曾作舍身歌,今日登临意若何?指点封疆余独感,萧疏鬓发为谁皤? 剑分胡饼从人后,手掬流泉己自多。回首朱门歌舞地,尊前列鼎问调和。 【注】①戚继光,明代抗倭名将;“舍身台”在河北遵化。 ②封疆:诗中指边界。③皤:白。④胡饼:即烧饼,指干粮。⑤列鼎:列鼎而食,指权门的豪华生活;调和:菜肴的味道。 小题1:本诗前三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本诗后四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诗的前三联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为国为民尽心竭力的爱国将军(将领)形象。(1分)向来立志为国“舍身”;不顾鬓发“萧疏”斑白来为国保护“封疆”(镇守边关);身先士卒,与将士们同甘共苦。(3分,一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小题2:使用对比手法。(1分)将眼前将士们风餐路宿的艰苦生活(吃着只有用剑才能分开的烧饼,喝着凉凉的山泉,就感到很满足了)与王公权贵的醉生梦死(品尝着山珍海味,还嫌不够味)进行对比(1分),表达了对王公权贵(的醉生梦死)的不满(批判、讽刺)(1分)。(或:虚实对比,实写眼前将士们风餐路宿的艰苦生活,虚写王公权贵的醉生梦死。如果答“虚实结合”并有分析给2分) 这首诗借写登临舍身台之事,表达了作者舍身为国的壮志,对那些只顾个人享乐、不顾国家前途命运的权贵们进行了严厉斥责。诗的前二句表明作者一贯的志向。“曾作”,言诗人登台作诗、明舍身之志己非此一次,足见其志之坚、之恒;“意若何”,用一问句形式,言其登台心绪如潮,引出下面的无限感慨。接下去四句,写自己在镇守边关的军旅生涯中,头发变白、变稀了,却仍愿身先士卒,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剑分胡饼从人后,手掏流泉己自多”。从中我们可以真切地仰视到一个为国为民尽心竭力,却不愿有一点个人享受的将军的高大形象。最后,作者揭露了达观权贵们听歌看舞、吃喝玩乐、醉生梦死的丑行,从而更加衬托出作者对国事的忠心耿耿。 |
小题1: |
看了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2000多年以前是什么人、用什么方法将这种金属镀到剑上去的呢?一支考古队在挖掘春秋古墓时,却意外 2020-05-15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野田黄雀行曹植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 2020-06-09 …
佐佐木小次郎的剑(物干焯)长度是多少(剑身和剑柄)如题,是说历史上的剑身和剑柄分着说,不要说总长 2020-06-19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古剑清·高鹗一条秋水万黄金,千载谁明烈士心。夜半虚堂雷雨入, 2020-06-19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1965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楚墓一号的“越王剑”全长55.7厘米, 2020-07-11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剑客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注:霜刃:剑 2020-07-1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注]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 2020-07-24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登舍身台[明]戚继光向来曾作舍身歌,今日登临意若何?指点封疆 2020-07-28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登舍身台明戚继光向来曾作舍身歌,今日登临意若何?指点封疆余独感,萧疏 2020-07-2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沁园春·次韵林南金赋愁陈人杰①抚剑悲歌,纵有杜康,可能解忧? 2020-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