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语段阅读(9分,选择题每题3分)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
课外语段阅读(9分,选择题每题3分)
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3.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赵使廉颇 将 攻秦 将:率兵 B.赵军固 壁 不战 壁:坚守
C.为 假 相国 假:借助 D.魏不能 信用 :信任重用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赵王 因 以括为将 因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 乃 得解邯郸之围 设九宾于廷,臣 乃 敢上璧
C.壮者尽 于 长平 于 其身也,则耻师焉
D.夫天下 以 市道交 则思谦冲 以 自牧
25.下列各组句子全都能表现出赵孝成王昏庸无能的一项是 ( )
①赵王信秦之间 ②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 ③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④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 ⑤使乐乘代廉颇 ⑥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2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
(1)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4分)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3分)
(3)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3分)
(4)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3分)
23.C
24.B
25.A
26.(1)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为了这件事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着铁甲骑上马,来表示自己还可以重用。
(2)计划还没定下来,寻求可以通报秦国的人,但没能找着(这样的人)。
(3)以前,假使我丧身在荒野里,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君王和父母的面前也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呐!
(4)几位贤士大夫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了五个人的首级用匣子盛好,终于同尸身合在一起。
【解析】
2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 代理职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4.
试题分析: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用法是否相同。A项,分别为“于是”,“通过”。B项,“才”。C项,分别为“在”,“对于”。 D 项,分别为“用”,目的连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5.
试题分析:③是赵括做的事情,⑤⑥是赵悼襄王做的事情。④可以从侧面表现出赵孝成王的昏庸无能。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26.
试题分析: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如(1)句中,关键词“为”译为“为了”、“ 饭”译为“吃”、“ 被”译为“披”、“示”译为“表示”。(2)句中关键词“使”译为“出使”、“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句式也要调整过来。(3)句中关键词“向”译为“以前”、“ 使”译为“假如”、“ 君亲”译为“国君和父母”。(4)句中关键词语,“发”译为“拿出”、“ 函”译为“用匣子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前259),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得很厉害,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不肯应战。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忌讳的,就只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王于是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粘住调弦的短木再去弹瑟一样不知道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籍,却不懂得灵活应变(随机应变)。”赵王没有听从,还是命赵括做了大将。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就把廉颇的规定制度全都改变了,又撤换了原来管事的军吏。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后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国军心涣散。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饿得没有办法,赵括就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最后投降了秦,结果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第二年,秦军就包围了邯郸,有一年多,赵国几乎不能保全自己,全靠楚国、魏国军队来援救,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 自邯郸解围五年之后,燕国采纳栗腹的计谋,他说:“赵国的壮丁全都死在长平了,他们的遗孤尚未长大成人。”便发兵攻赵。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音“浩”)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于是包围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座城请求讲和,赵王才答应停战。赵王把尉文赐给廉颇,封号是信平君,让他任代理相国之职。
廉颇从长平免职回家,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他了。等到又被任用为将军,门客又重新回来了。廉颇说:“先生们都请回吧!”门客们说:“唉!您的见识怎么这样落后呢?天下之人都是用市场法则进行交往的,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常见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又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进攻魏国的繁阳,把它攻克了。
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派乐乘接替廉颇。廉颇大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跑了。廉颇于是逃奔到魏国的大梁。廉颇在大梁住了很久,魏国对他不能信任重用。赵国因为屡次被秦兵围困,赵王就想重新用廉颇为将,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看看他还能不能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给了使者很多钱,让他回来后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为了这件事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着铁甲骑上马,来表示自己还可以重用。赵国使者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已老,但还能吃很多饭,可是陪我坐着时,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有再征召他。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去迎接他。廉颇虽做了楚国的将军,并没有战功,他说:“我想指挥赵国的士兵啊。”廉颇最终死在寿春。
三道初二关于一元二次方程数学题,可以的进.1.当m取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 x的平方+(m-2)x+ 2020-05-16 …
1,已知c1~c10中的各数值2,已知D1~D10合并为一格等于固定值,简称D3,求E4,要求当c 2020-07-09 …
1.若y=根号x-2010+根号2010-x+1/x,则y等于多少2.若y=根号1-x+根号x-1 2020-08-03 …
下列关于平均指标的说法,错误的是多选A.算数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实质上是等价的,只不过已知信息不一样 2020-08-03 …
高数求与已知直线(x+3)/2=(y-5)/3=z及(x-10)/5=(y+7)/4=z相交且与直线 2020-10-31 …
1)已知,甲数的绝对值是乙数的绝对值的3倍,且在数轴上表示这两个数的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将甲数向数轴的 2020-11-07 …
一个四位数的首末两位数字相同,且首末两位数字之和与中间两位数字之和相等,若这个四位数恰是一个两位数的 2020-11-21 …
已知5乘上2a+1的绝对值已知5乘上2a+1的绝对值与4(b-3)的平方……已知5乘上2a+1的绝对 2020-12-01 …
一道没头绪的数论题已知25,26,27这相邻三个数,25是完全平方数,27是完全立方数,问还有相邻的 2020-12-23 …
一道相当难的数学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n-1)x平方+mx+1=0”①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求 202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