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郑板桥家书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
(八) 郑板桥家书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气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节选自《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注释]①刻急:苛刻严峻。②上帝:老天。③犹子:兄弟之子。④家人:仆人。⑤飧(sūn) :熟食品。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务令忠厚( ) (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 ( )
(3)若吾儿坐食好物( ) (4)要须长其忠厚之情 ( )
2. 下列句子中加k的“之”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岂有不爱之理 B. 驱其残忍之性
C. 醉翁之意未在酒 D. 辍耕之垄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
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4. 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怎样的人?
(八) 1. (1) 让,使(2) 适合(3) 吃(4) 增长,增强
2. D(此为动词,到,去,往)
3. 他们的父母看见了,很怜悯他们,但又无可奈何,呼叫他们让他们离开,难道没有割心挖肉(的痛苦) 吗?
4. 作者希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忠厚(善良) ,充满爱心(有平等思想) 的人。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平生最不喜笼 2020-06-17 …
(三)(10分)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 2020-07-02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9分)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 2020-07-02 …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郑燮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 2020-07-02 …
文言文阅读。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 2020-07-02 …
(三)(12分)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 2020-07-28 …
(三)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平生最 2020-07-28 …
(八)郑板桥家书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 2020-07-28 …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何(何即萧何。编者注)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 2020-07-28 …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何(何即萧何。编者注)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 202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