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三年级读了(春日)这首诗,在诗中藏有一位古代名人,从哪句中发现的?这句诗说的
题目详情
三年级读了(春日)这首诗,在诗中藏有一位古代名人,从哪句中发现的?这句诗说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2]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看了 三年级读了(春日)这首诗,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上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发音迥异,可为什么用现代汉语朗读上古的诗歌依旧会合辙押韵呢? 2020-03-30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在我看来,一位诗人要成为大诗人,则下列五个条件之中,必须具备 2020-05-13 …
杨万里的诗在一至五年级的诗ret4 认识d东西谁知道输导组织晓得新东方翠阜新村 2020-05-16 …
赋得古草送离别是白居易什么时候写的诗,在什么情况下,王孙在里面指的是谁? 2020-06-09 …
贾岛的易水怀古的诗意,求正解. 2020-06-09 …
1、古诗文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的句子(包括作者)2、我国古代有许多咏史怀古的诗词请写出其中的两 2020-06-11 …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春晚书山家屋壁(其一)贯休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 2020-06-12 …
诗书礼乐的“诗”在电影《孔子》中怎么写成了“匹”? 2020-06-17 …
第一句有“盘”字第二句有“古”的诗句看盘天下才是,创古今后面什么来啊 2020-06-22 …
从此广坛有汪伦,却是平生不曾诗一首.中的诗在《从此文坛有汪伦》中的意思是 2020-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