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文后问题。六国论(节选)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
六国论(节选) 苏辙 |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 彼秦者将何为哉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
六国论(节选) 李桢 |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 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 罪 秦( ) (2) 曾 无虚岁( ) (3) 向使 ( ) (4) 视 秦无异也( ) 2.翻译两文中的句子。 (1)彼秦者将何为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辙以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4.李桢认为六国与秦国相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_。 5.李桢以“未必不复增一秦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他以为六国“视秦无异也”是因为_____________,他观点的局限性是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认为……有罪(2)竟然(3)假使 (4)同……相比较 2.(1)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2)只是他们最终没有做秦国所做的事情。 3.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4.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秦得天助而六国未得天助 5.六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六国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弱肉;认为秦统一六国得天助,有种天命论思想。 |
看了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文后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湖南文征》序的文言知识点《湖南文征》序曾国藩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 2020-06-18 …
看一看下面的句子是哪种问句,先选择,再各仿写一句话.1望着这一块贫瘠的土地,我问父亲豌豆真的能长出 2020-07-05 …
我是阅读小能手。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 2020-07-05 …
下列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组是A.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B.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C.敌人用了燃烧 2020-07-06 …
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2)海底的 2020-11-21 …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1.用句中带点的词语造句。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2.照样子,把句子写得更生动, 2020-11-22 …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1.用句中带点的词语造句。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2.照样子,把句子写得更生动, 2020-11-22 …
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这是一个()句。请你也仿写一句:________ 2020-12-01 …
照样子写句子.1、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蝴蝶在花丛中().2、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 2020-12-01 …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 20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