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设发运使总管东南六路的赋税收入,掌握供需情况。凡籴买、税收、上供物品,都可以“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王安石于熙
题目详情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设发运使总管东南六路的赋税收入,掌握供需情况。凡籴买、税收、上供物品,都可以“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王安石于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在各地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规定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年利率贷给农民、城市手工业者。
王安石于熙宁四年规定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工料由当地居民分派。
王安石于熙宁五年(1071年)下令各地清量土地,按土地肥瘠定为五等,以此为依据收税。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王安石,两次任宰相,两次被罢免,历来颇具争议,褒贬不一。宋高宗赵构“王安石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尽变神宗法度,上误神宗皇帝。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此皆非神祖之意。”列宁说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对他的改革高度赞同。1944年,美国华莱士说青苗法对1929年的美国经济危机扭转有参考价值。--百家讲坛资源网: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并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
(2)请从材料二历史人物对王安石的评价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看法。 综合上述材料给予王安石身份评价,你认为恰当的说法应是?
材料一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设发运使总管东南六路的赋税收入,掌握供需情况。凡籴买、税收、上供物品,都可以“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王安石于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在各地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规定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年利率贷给农民、城市手工业者。
王安石于熙宁四年规定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工料由当地居民分派。
王安石于熙宁五年(1071年)下令各地清量土地,按土地肥瘠定为五等,以此为依据收税。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王安石,两次任宰相,两次被罢免,历来颇具争议,褒贬不一。宋高宗赵构“王安石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尽变神宗法度,上误神宗皇帝。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此皆非神祖之意。”列宁说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对他的改革高度赞同。1944年,美国华莱士说青苗法对1929年的美国经济危机扭转有参考价值。--百家讲坛资源网: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并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
(2)请从材料二历史人物对王安石的评价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看法。 综合上述材料给予王安石身份评价,你认为恰当的说法应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等;第二小问指导思想,北宋中期处于封建政府积贫积
弱的困局之下,推行变法旨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之目的.
(2)第一小问看法,对于历史改革的评价必须要回到当时历史背景之下客观公正的去分析,且不可过多苛责前人,阐述时注意到要有理有据,史论结合;第二小问身份,在北宋积贫积弱的背景之下毅然决然推行社会改革必然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故王安石是中国历史有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故答案为:
(1)措施: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思想:积极开源,增加政府收入.
(2)评价:①赵构的说法,错误.理由宋亡是历代政策导致积贫积弱的结果.王安石变法虽实行了十几年,在富国强兵方面有一定积极作用,与宋亡没有关系,宋高宗的说法罔顾事实,是安于现状不思改革的托辞.
②列宁评价正确.北宋政策不当出现三冗危机,内忧外患,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进行变法.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③华莱士的说法有一定道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解决危机的方法之一是需要利用政府的力量干预经济,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危机.王安石变法就是利用政府力量,解决当时北宋面临的危机,对当时美国解决危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身份:王是改革家、政治家.
弱的困局之下,推行变法旨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之目的.
(2)第一小问看法,对于历史改革的评价必须要回到当时历史背景之下客观公正的去分析,且不可过多苛责前人,阐述时注意到要有理有据,史论结合;第二小问身份,在北宋积贫积弱的背景之下毅然决然推行社会改革必然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故王安石是中国历史有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故答案为:
(1)措施: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思想:积极开源,增加政府收入.
(2)评价:①赵构的说法,错误.理由宋亡是历代政策导致积贫积弱的结果.王安石变法虽实行了十几年,在富国强兵方面有一定积极作用,与宋亡没有关系,宋高宗的说法罔顾事实,是安于现状不思改革的托辞.
②列宁评价正确.北宋政策不当出现三冗危机,内忧外患,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进行变法.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③华莱士的说法有一定道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解决危机的方法之一是需要利用政府的力量干预经济,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危机.王安石变法就是利用政府力量,解决当时北宋面临的危机,对当时美国解决危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身份:王是改革家、政治家.
看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王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甲从东站去西站,乙从西站去东站.甲乙二人从东西两站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甲行驶了360米,乙行驶了4 2020-05-23 …
王安石均输法的概念能否通俗讲一下?看到满意的我会加给你150分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颁行均 2020-06-09 …
由西十二区往东进入东十二区,是加一天还是减一天?要有说明为什么!是往东,是要绕个圈到东十二区,请看 2020-06-12 …
关于地理世界时区的问题不是说越东边时间越早么,那为什么东二区在东一区的东边,但东一区为十二点时,东 2020-06-14 …
有关日界线两侧东西十二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十二区在东半球,西十二区在西半球B.东十二区在东 2020-06-17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设发运使总管东南六路的赋税收入,掌握供需情况 2020-07-26 …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ij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材料二康熙二十 2020-07-28 …
日期的加减讲解(马上就要)就是“从东十二区向东到西十二区,越过国际日界限,日期就要减去一天”不懂我认 2020-11-06 …
杭州世茂西西湖世茂西西湖二期熙园,以几近苛求的作业要求,精耕细作,为大城西呈现一座承载人文情怀和品质 2020-11-06 …
高矮不等的二人抬东西.为什么矮的较吃力?生活中,我们常常有抬东西的经历,而且在斜坡路上总是矮的那人较 2020-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