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王安石变法仔细阅读材料,解决下了问题:材料一、“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也可“广蓄积,平物价

题目详情

【王安石变法】

仔细阅读材料,解决下了问题:

材料一、 “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也可“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事趋势,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王安石变法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

(1)实施青苗法的主观目的是什么?(4分)

材料二、苏辙认为: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箠(即“棰”,意:鞭打)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欧阳修认为:夏料钱于春中俵(biào,把东西分给人)散,犹是青黄不相接之时,虽不户户缺乏,然其间容有不济者。以为惠政,尚有说焉。若秋料钱于五月俵散,正是蚕麦成熟、人户不乏之时,何名济缺?直是放债取利尔。

梁启超说“青苗法之法……一县者,公之所得自为也,全国者,非公之所得自为也,是故当时抑配有禁矣。而有司尽数俵散为功,虽欲不抑配焉而不可得也。”

梁启超认为,青苗法在一县可以实行,但不能在全国实行,其理由是什么?

易中天说:王安石定的标准是年息二分,即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二千。地方上的具体做法是,春季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就收回,取利二分。秋季又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又收回,再取利二分。结果,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四千。由于执行不一,有些地方利息之高,竟达到原先设定的35倍!向官府贷款,先申请后审批,道道手续都要求人,交“好处费”。

(2)归纳上述关于对青苗法的评价(8分)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九百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项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借款的方法刺激经济之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当时人的眼光将一切视为不能改变的定数,因此王安石与现代读者近,而反与他同时人物远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3)黄仁宇分析王安石变法的视角是什么?(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减少高利贷者对百姓的剥削,增加政府收入,平抑物价,促进农业生产的进行。(4分) (2)会出现官吏舞弊、乱摊派、收取困难;利息高,手续复杂;民众受剥削重、地方政府负担重;夏季贷款利于农民,而秋季放贷只为获利;难以在全国推行等。(8分) (3)现代金融经济学的眼光。(4分)
作业帮用户 2017-03-09
看了 王安石变法仔细阅读材料,解决...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言文求翻译,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2020-05-20 …

文言文翻译善医者,不视人之瘠肥,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  2020-06-19 …

杂说2(韩愈)医说译文杂说二《医说》善医者,不视人之瘠肥,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  2020-06-19 …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  2020-06-21 …

《老子》二章的翻译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  2020-07-01 …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  2020-07-12 …

老子其中的章节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  2020-07-28 …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4分)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  2020-11-08 …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  2020-11-10 …

请大师学者们来解决一下小生的一个问题老子《道德经》原七十七章天之道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  202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