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寿阳曲•潇湘夜雨元马致远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寿阳曲•潇湘夜雨
【元】马致远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1)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
(2)高诗“客心何事转凄然”一句中,“转”用得极妙,请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第一首诗中“故乡”一词显然是诗人思乡情感的落点.影景语即情语,“寒灯”之“寒”自然是一写环境二写心情,从“旅馆”“不眠”两词可看出.古代诗人往往将思乡思亲的情感与怀才不遇的人生失意写在一起的.第二首诗中开篇一个“暗”字奠定了全曲暗淡感伤的气氛.“孤舟五更家万里”写了离家之远,孤身之苦.“孤舟”照应“鱼灯”,“五更”照应“梦回”,“家万里”照应 “客”.这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写出了远离家人的旅客在深夜的孤独寂寞之感,是为“心碎”之第一层烘托和具体内容的揭示.“是离人几行情泪”,再写出思家的痛苦,它是“心碎”的第二层烘托.
(2)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第二句“客心何事转凄然”,这是一个转承的句子,用提问的形式将思想感情更明朗化,从而逼出下文.“客”是自指,因身在客中,故称“客”.诗中问道,是什么使得客人心里面变得凄凉悲伤?原因就是他身处除夕之夜.晚上那一片浓厚的除夕气氛,把诗人包围在寒灯只影的客舍之中,他的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此句中“转凄然”三个字写出了在除夕之夜,作者单身一人的孤苦;对千里之外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

答案:
(1)同:思乡、孤独.异:高诗还有岁月流逝的悲凉.
(2)答案要点:①暗含除夜的快乐,写出了情感变化;②将他人之乐与自己之“凄凉”对比,突出自己的孤寂凄凉.

译文:
江中的渔火若明若暗,我从梦中醒来,是声声夜雨滴得人心碎难眠.深夜,在这孤零零的小舟中离家万里,仿佛那不是雨滴,是远离故乡的人思乡的清泪涟涟.
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赏析:
这支小令写的是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写羁旅思乡之愁.
这是马致远写的又一支表达身处天涯,心系故园的“断肠人”羁旅乡愁的小令,与《天净沙•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曲中也描写了特有景色中的特定氛围:雨夜、孤舟、渔灯中离家万里的旅人在点点滴滴的雨声里情不自禁流下“几行清泪”,这使读者也不由得产生强烈的共鸣.
此曲的大意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在孤舟之中被雨声惊醒,知道自己已离家千里,陪伴自己的只有那盏昏暗的灯.夜雨灯光之中,游子难以入眠,想到了自己坎坷的命运,故乡的亲人,不禁落泪如雨,泪水和船外连绵不断的雨水连在了一起.因此,曲子取名“潇湘夜雨”是对主客观情景的统一.
此曲开篇“渔灯暗,客梦回”两句写在水上过夜的情景.潇湘自古为鱼米之乡,故以“渔灯”二字开头,巧妙地抓住了“潇湘夜”的特点.同时,一个“暗”字奠定了全曲暗淡感伤的气氛.“客梦回”的“客”系作者自指,此字为下文的思家作了铺垫.“梦到什么,作者未写.梦回人醒,却是孤舟夜雨,故下面紧接”一声声滴人心碎“.这句写对深夜雨声的感受.
“孤舟五更家万里”写了离家之远,孤身之苦.“孤舟”照应“鱼灯”,“五更”照应“梦回”,“家万里”照应 “客”.这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写出了远离家人的旅客在深夜的孤独寂寞之感,是为“心碎”之第一层烘托和具体内容的揭示.“是离人几行情泪”,再写出思家的痛苦,它是“心碎”的第二层烘托.闻雨伤心,离情顿生,乃是古代诗词常用的手法.马致远将这种诗词中常有的意境和手法引入此曲,然后有自出机杼,将雨、泪、情、景融为一体.语简意深,堪称马致远散曲小令中的佳作之一.
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诗题《除夜作》,本应唤起作者对这个传统佳节的美好记忆,然而这首诗中的除夕夜却是另一种情景.
诗的开头就是“旅馆”二字,看似平平,却不可忽视,全诗的感情就是由此而生发开来的.这是一个除夕之夜,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他却远离家人,身居客舍.两相对照,诗人触景生情,连眼前那盏同样有着光和热的灯,也变得“寒”气袭人了.“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寂.除夕之夜,寒灯只影,诗人难于入眠,而“独不眠”又会想到一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守岁景象,这更让诗人内心难耐.所以这一句看上去是写眼前景、眼前事,但是却处处从反面扣紧诗题,描绘出一个孤寂清冷的意境.第二句“客心何事转凄然”,这是一个转承的句子,用提问的形式将思想感情更明朗化,因身在客中,故称“客”.诗中问道:“是什么使得客人心里面变得凄凉悲伤?”原因就是他身处除夕之夜.晚上那一片浓厚的除夕气氛,把诗人包围在寒灯只影的客舍之中,他的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此句中“转凄然”三个字写出了在除夕之夜,作者单身一人的孤苦;对千里之外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
诗中写完一二句后,诗人似乎要倾吐他此刻的心绪了,可是,他却又撇开自己,从远方的故乡写来:“故乡今夜思千里.”“故乡”,是借指故乡的亲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诗人自己.其实,这也正是“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而是表达的更加含蓄委婉.
“霜鬓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为诗人增添新的白发.清代沈德潜评价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唐诗别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因为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这在古典诗歌中也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中写的是妻子思念丈夫,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射.
明代胡应麟认为,绝句“对结者须意尽.如…高达夫‘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添著一语不得乃可”(《诗薮•内编》卷六).所谓“意尽”,是指诗意的完整;所谓“添著一语不得”,也就是指语言的精炼.“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正是把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了,完满地表现了诗的主题思想.因此,就这首诗的高度概括和精炼含蓄的特色而言,已经收到了“意尽”和“添著一语不得”的艺术效果.
看了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何防止冰箱产生冻霜冰箱冷冻室里左右壁上冻了好厚的冰霜,导致小抽屉拉不开,怎样使用才能防止这种现象的  2020-03-30 …

《除夜作》的赏析《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旅馆寒  2020-05-14 …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的赏析详  2020-05-14 …

求解答过程:除夜①作高除夜①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020-05-14 …

《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凉?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作者心情“转凄凉”的原因  2020-05-14 …

除夜作古诗赏析旅客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频明朝又一年.1、第一句诗中的寒灯  2020-07-03 …

选出最不通顺,不恰当的一个句子A这些松树一株株显得生气勃勃,十分顽强B世界闻名的迎客松挺立在青狮石旁  2020-11-10 …

数学智力题有个商人要卖1000个盘子,分别用10个箱子来装完1000个盘子.不管客人要买多少个盘子.  2020-11-15 …

在我国古代,有许多诗词歌赋描写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蕴含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回答20~21题。20.诗  2020-11-29 …

格物致知与唯物主义不矛盾么?格物致知不是客观唯心主义么,那么强调要有格物致知精神不是强调唯心主义么?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