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题金陵渡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
|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1)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使用的意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在描写景物的方法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意象是指蕴含诗人感情的景物,描景抒情诗主要通过景物描写,依照意象体现的情感表达抒情主人公的感情,把握意象的特点和描写景物的方法应首先分析诗歌的内容。 (1)两首诗在表达感情方面是相同的,都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但选取的意象是不同的。刘诗选取了秋季的独特景色“秋风”“雁”等表现凄婉的环境,以“秋风”为主体内容体现秋季特点,从而表现诗人羁旅之思和思归之情。张诗选取渡口作为抒情的载体,以长江涌潮、斜月当空、对岸灯火等体现羁旅之思。 (2)两首诗都使用了寓情于景的表达方法。刘诗首句显示秋风忽至的特征,第二句写耳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绘声绘影。后两句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的“孤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张诗前两句写羁旅之愁,诗人歇宿在金陵津渡口的一座小楼里,因为远离了家乡,心里不免泛起一阵淡淡的乡愁。三、四两句从“自可愁”引出。因胸怀愁闷,所以深夜难眠,在小山楼上推窗远望,只见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茫茫江面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江上清丽的夜景描绘得美妙如画。 |
秋天的诗冬天的诗写景的诗送别的诗思乡的诗咏物的诗 2020-05-13 …
秋风引(4分)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注解“引”是古代的一种诗体。秋 2020-06-12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甲诗送僧往湖南刘商闲出东林日影斜,稻苗深浅映袈裟。船到南湖风浪静,可怜 2020-07-13 …
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分类谁有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的分类,只要把分类的题目写出来就行了,七十首都要! 2020-07-23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列各题。送子相归广陵李攀龙广陵秋色雨中开,系马青枫江上台。落日千 2020-11-22 …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小题。送子相归广陵李攀龙广陵秋色雨中开,系马青枫江上台。落日千帆低不度,惊 2020-11-22 …
问一首带有长安二字的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时间或者诗中有提到秋.可能是一首七言律诗?又或者只有四句… 2020-11-2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秋晚登城北门(宋)陆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①散关信, 2020-11-27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秋晚登城北门陆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 2020-11-27 …
古诗分类(写上作者必须有:写景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有关春夏秋冬(把千古名句表上)每类最少有8个,还要 2021-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