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发现植物的落叶在土壤里会逐渐腐烂,形成腐殖质.他们猜测落叶的腐烂是由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分解能力不同,并设计了实验进行验证.
题目详情

(1)实验设计首先要遵循的是______原则和______原则.
(2)以带有同种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均分为A和B两组.实验时A组不做处理(自然状态);B组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的恒温箱中灭菌1小时.B组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3)(2)中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无关变量是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4)如果同学们用带有相同量同种植物落叶的冻土苔原和热带雨林的等量土壤为实验材料,分别模拟原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条件进行C组和D组的实验,定期抽样检测样品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请根据预测结果在图中绘出相应的曲线.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实验设计首先要遵循的是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2)B组用塑料袋包好以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放在60℃的恒温箱中灭菌1小时的目的是杀死土壤微生物.
(3)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落叶的腐烂是由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中微生物的有无,因变量是落叶的腐烂程度.所以应尽量减少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如土壤温度、湿度、pH、落叶的种类和大小等..
(4)在绘制曲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其中纵坐标为未腐烂的落叶量;②两曲线的起点相同,注意纵坐标初始值不为 0;③由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两曲线呈下降趋势,且D组下降速度较C组快;④随时间延长,微生物的数量增多,故两曲线的下降趋势是由慢到快.
故答案为:(1)单一变量 对照
(2)B组处理的目的是杀死土壤微生物,同时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
(3)土壤微生物(作用)的有无 落叶的腐烂程度 土壤温度、含水量、pH、落叶的种类和大小等(至少写出两点).
(4)
(2)B组用塑料袋包好以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放在60℃的恒温箱中灭菌1小时的目的是杀死土壤微生物.
(3)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落叶的腐烂是由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中微生物的有无,因变量是落叶的腐烂程度.所以应尽量减少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如土壤温度、湿度、pH、落叶的种类和大小等..
(4)在绘制曲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其中纵坐标为未腐烂的落叶量;②两曲线的起点相同,注意纵坐标初始值不为 0;③由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两曲线呈下降趋势,且D组下降速度较C组快;④随时间延长,微生物的数量增多,故两曲线的下降趋势是由慢到快.
故答案为:(1)单一变量 对照
(2)B组处理的目的是杀死土壤微生物,同时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
(3)土壤微生物(作用)的有无 落叶的腐烂程度 土壤温度、含水量、pH、落叶的种类和大小等(至少写出两点).
(4)

看了 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发现植物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土壤中的水分由吸收进入根内,然后通过根、茎、叶的输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以形式通过表皮中的气孔散失 2020-04-06 …
观察菜豆种子发芽,可见子叶日渐萎缩,这是因为()A.子叶渐渐转变成幼苗B.子叶发育成叶片C.子叶发 2020-05-17 …
求形容声音由大渐渐变小(消失)的成语, 2020-07-08 …
诗句中字数由少渐多,再逐渐减少,这叫什么诗 2020-07-08 …
乡俗也是一种文化.这样的文化()在心里,犹如()的土壤,渐渐地,()去了探寻方块字()的向往? 2020-07-21 …
参天大树体内的水分是由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树根从水分土壤中吸收水分后,是由如图中的哪种组织把根部的水 2020-07-24 …
土壤中的水分由吸收进入根内,然后通过根、茎、叶的输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以形式通过表皮中的气孔散失到 2020-12-25 …
有专家指出,南水北调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1。沿途有些地 2020-12-26 …
公元前8世纪早期至公元前3世纪晚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包括:①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华夏族和 2021-01-01 …
江阴白昼由逐渐变短转为逐渐变长的节气是让()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