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阅读《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后回答问题.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
题目详情
阅读《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后回答问题.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影响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如果增大入射角,反射角会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有关吗?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
(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
B.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C.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吗?
D.在同一地点,改变物体的质量,它所受到的重力会改变吗?
(2)请根据“两个同学沿水平方向推同一个箱子,一个同学在公路上推比较费力,另一个同学在冰面上推比较省力”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___.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影响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如果增大入射角,反射角会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有关吗?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
(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
B.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C.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吗?
D.在同一地点,改变物体的质量,它所受到的重力会改变吗?
(2)请根据“两个同学沿水平方向推同一个箱子,一个同学在公路上推比较费力,另一个同学在冰面上推比较省力”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讲述的是个人爱好方面,与科学探究无关,故A错误;
B、选项讲述的是定义的内容,涉及不到几个量之间的关系,故B错误;
C、温度的高低与蒸发的快慢两个量都是可测量或观察的,温度高低这个变量的改变可能影响蒸发快慢这个变量,故C是正确;
D、而质量与重力这两个量都可测量的,其中的质量这个变量的改变可能引起重力这个变量的变化,故D正确.
(2)本例中涉及的两个量分别是“费力省力”和“接触面粗糙不同(公路面与冰面)”之间的变化关系,且这两个量是可测量可观察的.“费力省力”取决于物体所受阻力大小,故提出问题:在水平方向上,物体质量保持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力的大小会发生改变吗?
故答案为:(1)C、D;(2)在水平方向上,物体质量保持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力的大小会发生改变吗?
B、选项讲述的是定义的内容,涉及不到几个量之间的关系,故B错误;
C、温度的高低与蒸发的快慢两个量都是可测量或观察的,温度高低这个变量的改变可能影响蒸发快慢这个变量,故C是正确;
D、而质量与重力这两个量都可测量的,其中的质量这个变量的改变可能引起重力这个变量的变化,故D正确.
(2)本例中涉及的两个量分别是“费力省力”和“接触面粗糙不同(公路面与冰面)”之间的变化关系,且这两个量是可测量可观察的.“费力省力”取决于物体所受阻力大小,故提出问题:在水平方向上,物体质量保持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力的大小会发生改变吗?
故答案为:(1)C、D;(2)在水平方向上,物体质量保持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力的大小会发生改变吗?
看了 阅读《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后回...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让”是活跃在人们口头上的一个常见词:家庭中,小孩相争,大人会嘱咐他们“让一让”;大街上,为了顺利 2020-06-19 …
用大小相同的八根棍摆出两个一样的菱形,让你动两根变成一个菱形用大小相同的八根棍摆出两个一样的菱形让 2020-06-27 …
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在现实生活 2020-07-21 …
以让为话题的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一份 2020-11-02 …
以让为话题的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一份 2020-11-02 …
关于“让”的作文.没有灵感,求示范文.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 2020-11-02 …
“让”是活跃在人们口头上的一个常见词:家庭中,小孩相筝,大人会嘱咐他们让一让;大街上,为了顺利快速地 2020-11-04 …
为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淄博市积极倡导“车让人,人让车,车让车”的“三让”活动,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减少, 2020-11-13 …
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在现实生活中 2020-11-13 …
在我市的交通宣传中有幅这样的标语:“车让人,让出文明;人让车,让出安全;车让车,让出秩序;人让人,让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