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虽有嘉肴(选自《礼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
【甲】虽有嘉肴 (选自《礼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为 学 (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 ① 之鄙 ② 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 ③ ,何如?富者曰:“子何恃 ④ 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 足 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 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 ⑤ 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蜀: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四川成都一带。②鄙:边境③之:到,往;南海:这里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属浙江舟山群岛)。④何恃:凭什么。⑤顾:难道、反而
10.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不知其 旨 也 ( ▲ ) (2)教学相 长 ( ▲ )
(3)贫者 语 于富者 ( ▲ ) (4)人之 为 学 ( ▲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2) 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
12.【甲】【乙】两文的主旨都和学习有关,都强调了 ▲ 重要性。【甲】文用嘉肴作比,自然贴切地引出观点“ ▲ ” ; 【乙】文以蜀鄙二僧的故事为喻,生动形象地阐释了道理“ ▲ ” 。(3分)
教道不会的数学题关于正负数,时间挺紧的教教我吧.给4个人登成绩是甲乙丙丁成绩如下表+8-6+12- 2020-04-07 …
求x:x:5=7分之51,某校语文教师人数与数学教师人数之比是13:7,如语文教师2人改行教数学, 2020-06-04 …
今天我在家里做寒假生活时,我发现了一道非常非常难的题,甲、乙、丙三名教师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广州, 2020-06-05 …
甲、乙、丙、丁四位老师分别教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甲老师可以教物理、化学;乙老师可以教数学、英语 2020-06-15 …
推理题,我逻辑性不好在某中学高一年级里,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教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历史 2020-06-16 …
甲乙丙3位教师,他们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武汉三个城市,在中学所教不同的学科英语,已知1甲不是北京人 2020-07-21 …
甲乙丙3位教师,他们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武汉三个城市,在中学所教不同的学科英语,已知1甲不是北京人 2020-07-21 …
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同在一间教室里.他们当中一个人在做数学题,一个人在念英语,一个人在看小说,一个 2020-11-30 …
湖滨新区两个学校教师流动,甲乙两学校教师人数之比为7:3,如果从甲学校调出30人到乙学校,那么甲、乙 2020-12-18 …
1.甲乙丙丁4个老师分别教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甲老师可以教物理、化学,乙老师可以教数学、英语,丁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