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在章炳麟(号太炎)看来,“儒家之病,在以富贵利禄为心”,其中庸之道,“多在可否之间”,是封建统治者的“南面之术,愚民之术”。保皇派以儒家所
题目详情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在章炳麟(号太炎)看来,“儒家之病,在以富贵利禄为心”,其中庸之道,“多在可否之间”,是封建统治者的“南面之术,愚民之术”。保皇派以儒家所倡的道德相标榜,实际上却是一群“志在于禄”、“污邪诈伪”的伪君子。他提出“无道德者不能革命”的论断,强调“革命者”应当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性,养成知耻、重厚、耿介和必信的优良品质,能够对革命事业“确固坚厉,重然诺,轻生死”,即使是“私德“、“小德”也不能忽视,这样才能“任天下之重”。
材料二(章炳麟)作《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洋洋数万言,严夷夏之防,大复仇之义,截断众流,振响人心,予孙中山当时所领导之民族革命运动,以一大声援。同盟合流而声势益为浩大,辛亥之成功,章氏之力为不少也。然章氏志在排满,仅言光复……后在日本作代议然否论,以代议制为封建之遗物,非中国所宜。--苏渊雷《章太炎与孙中山早岁论政之异同》
(1)根据材料一,概括章炳麟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评价章炳麟的民族主义思想。
材料一 在章炳麟(号太炎)看来,“儒家之病,在以富贵利禄为心”,其中庸之道,“多在可否之间”,是封建统治者的“南面之术,愚民之术”。保皇派以儒家所倡的道德相标榜,实际上却是一群“志在于禄”、“污邪诈伪”的伪君子。他提出“无道德者不能革命”的论断,强调“革命者”应当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性,养成知耻、重厚、耿介和必信的优良品质,能够对革命事业“确固坚厉,重然诺,轻生死”,即使是“私德“、“小德”也不能忽视,这样才能“任天下之重”。
材料二(章炳麟)作《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洋洋数万言,严夷夏之防,大复仇之义,截断众流,振响人心,予孙中山当时所领导之民族革命运动,以一大声援。同盟合流而声势益为浩大,辛亥之成功,章氏之力为不少也。然章氏志在排满,仅言光复……后在日本作代议然否论,以代议制为封建之遗物,非中国所宜。--苏渊雷《章太炎与孙中山早岁论政之异同》
(1)根据材料一,概括章炳麟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评价章炳麟的民族主义思想。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的主张,依据材料一“是封建统治者的‘南面之术,愚民之术’”可以得出传统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依据材料一“保皇派以儒家所倡的道德相标榜,实际上却是一群‘志在于禄’、‘污邪诈伪’的伪君子”可以得出儒家伦理道德具有虚伪性;依据材料一“提出‘无道德者不能革命’的论断,强调“革命者”应当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性,养成知耻、重厚、耿介和必信的优良品质,能够对革命事业‘确固坚厉,重然诺,轻生死’”可以得出做一个有高度道德自觉性的革命者,才能为革命所倚重.
(2)本小问的评价,依据材料二“洋洋数万言,严夷夏之防,大复仇之义,截断众流,振响人心,予孙中山当时所领导之民族革命运动,以一大声援.同盟合流而声势益为浩大,辛亥之成功,章氏之力为不少也”、“然章氏志在排满,仅言光复”可以得出章炳麟的民族主义思想能够激发人们的反满情绪,对推动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利.但一味强调反满,以“光复”取代“革命”,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特征,容易模糊革命的最终目标,给革命带来消极的影响.
故答案为:
(1)传统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儒家伦理道德具有虚伪性;做一个有高度道德自觉性的革命者,才能为革命所倚重.
(2)章炳麟的民族主义思想能够激发人们的反满情绪,对推动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利.但一味强调反满,以“光复”取代“革命”,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特征,容易模糊革命的最终目标,给革命带来消极的影响.
(2)本小问的评价,依据材料二“洋洋数万言,严夷夏之防,大复仇之义,截断众流,振响人心,予孙中山当时所领导之民族革命运动,以一大声援.同盟合流而声势益为浩大,辛亥之成功,章氏之力为不少也”、“然章氏志在排满,仅言光复”可以得出章炳麟的民族主义思想能够激发人们的反满情绪,对推动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利.但一味强调反满,以“光复”取代“革命”,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特征,容易模糊革命的最终目标,给革命带来消极的影响.
故答案为:
(1)传统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儒家伦理道德具有虚伪性;做一个有高度道德自觉性的革命者,才能为革命所倚重.
(2)章炳麟的民族主义思想能够激发人们的反满情绪,对推动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利.但一味强调反满,以“光复”取代“革命”,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特征,容易模糊革命的最终目标,给革命带来消极的影响.
看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在章炳...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康有为提出以儒变法和以儒教为国教还有直接抵抗基督教文化的动机。康氏认为“耶教言 2020-06-27 …
材料一在章炳麟(号太炎)看来,“儒家之病,在以富贵利禄为心”,其中庸之道,“多在可否之间”,是封建 2020-07-13 …
《周礼·天官》:“儒,以道得民。”郑玄注:“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又注“师儒”云:“乡里教 2020-07-13 …
宋代智圆法师强调儒释一致。他主张“儒者饰身之教,故谓之外典;释者修身之教,故谓之内典。……吾修身以 2020-07-13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在章炳麟(号太炎)看来,“儒家之病,在以富贵利禄为心”,其中庸之道,“多在可 2020-07-25 …
材料一刘邦起兵之初,“诸客冠儒来者,沛公沛公辄取解其冠材料一刘邦起兵之初,“诸客冠儒来者,沛公沛公辄 2020-11-03 …
国家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2020-12-01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突出内容。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从《春秋公羊传》到《春秋 2020-12-2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儒、道、释三家文化为主体的博大精深的 2020-12-25 …
材料一:汉武雄图载诗篇,长城万里遍烽烟材料二:汉武帝时,接受大臣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据以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