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国学经典读后感
题目详情
国学经典读后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国学经典读后感]
\x09\x09\x09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国学经典读后感.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这个暑假我认真诵读国学经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颇深.
一提到“国学经典”四个字,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会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我觉得《千字文》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据史书记载,这篇构思精巧、富有韵致的《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时一位叫周兴嗣的人于一夜间编成的.公元六世纪初,梁武帝萧衍博通众学,擅长文学,雅爱书法.他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因而命人从王羲之的墨迹中,选出一千个各不相同的字,让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用四言韵文的形式将其编撰成文,字句间要求有密切联系,且要富于文采和韵味,以供儿童学习识字,并从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周兴嗣才思敏捷,一夜便将《千字文》编成,不过,第二天,他竟已是两鬓斑白.《千字文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流传到今天,作为一部启蒙读物,它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书中还有关于学习的,如“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光阴的可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笃初诚美,慎终宜令.”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但始终如一坚持到最后更是难能可贵.做学问不可以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应该坚持不懈,最终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守真志满,逐物意移.”说的是每个人要保持善性,学习要专一,不要转移意志,甚至玩物丧志,读后感《国学经典读后感》.“孤陋寡闻,愚蒙等诮.”学问浅薄,见识少,就会被别人耻笑.我们不能只读死书,还要多增长见识,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则就会成为“井底之蛙”.书中还写了许多历史传说,经典故事:如夜明珠,盘古开天,让我大开眼界.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在多读、多背中享受这部经典美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吧!
再如读《论语》时,我对《论语》及其作者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们的很多风俗习惯、礼貌用语原来都来自于《论语》,《论语》在2500多年后仍能拥有如此深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广为流传.《论语》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的确,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它教人学习要动脑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题海战术,要学会思考和总结.只有在努力的基础上,学会思考,自己的学习成绩才能更上一层楼.如果仅仅思考而不学习,那就像种庄稼想不劳而获一样.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自己,工作也要讲究方法,不要一股劲走到头,才发现是个死胡同,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从反思中提高自己.而且时刻提醒着自己,只有亲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报,不要有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想法.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己就要去尝试,去付诸行动.《论语》不仅教会了我学会工作,还教会了我做人.所以,我坚信,只要大家能够理解《论语》的真谛,你的人生一定不会遗憾.
阅读国学经典,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09植保学院
张文成
\x09\x09\x09\x09\x09\x09\x09
\x09\x09 〔国学经典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x09\x09\x09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国学经典读后感.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这个暑假我认真诵读国学经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颇深.
一提到“国学经典”四个字,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会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我觉得《千字文》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据史书记载,这篇构思精巧、富有韵致的《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时一位叫周兴嗣的人于一夜间编成的.公元六世纪初,梁武帝萧衍博通众学,擅长文学,雅爱书法.他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因而命人从王羲之的墨迹中,选出一千个各不相同的字,让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用四言韵文的形式将其编撰成文,字句间要求有密切联系,且要富于文采和韵味,以供儿童学习识字,并从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周兴嗣才思敏捷,一夜便将《千字文》编成,不过,第二天,他竟已是两鬓斑白.《千字文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流传到今天,作为一部启蒙读物,它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书中还有关于学习的,如“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光阴的可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笃初诚美,慎终宜令.”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但始终如一坚持到最后更是难能可贵.做学问不可以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应该坚持不懈,最终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守真志满,逐物意移.”说的是每个人要保持善性,学习要专一,不要转移意志,甚至玩物丧志,读后感《国学经典读后感》.“孤陋寡闻,愚蒙等诮.”学问浅薄,见识少,就会被别人耻笑.我们不能只读死书,还要多增长见识,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则就会成为“井底之蛙”.书中还写了许多历史传说,经典故事:如夜明珠,盘古开天,让我大开眼界.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在多读、多背中享受这部经典美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吧!
再如读《论语》时,我对《论语》及其作者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们的很多风俗习惯、礼貌用语原来都来自于《论语》,《论语》在2500多年后仍能拥有如此深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广为流传.《论语》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的确,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它教人学习要动脑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题海战术,要学会思考和总结.只有在努力的基础上,学会思考,自己的学习成绩才能更上一层楼.如果仅仅思考而不学习,那就像种庄稼想不劳而获一样.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自己,工作也要讲究方法,不要一股劲走到头,才发现是个死胡同,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从反思中提高自己.而且时刻提醒着自己,只有亲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报,不要有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想法.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己就要去尝试,去付诸行动.《论语》不仅教会了我学会工作,还教会了我做人.所以,我坚信,只要大家能够理解《论语》的真谛,你的人生一定不会遗憾.
阅读国学经典,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09植保学院
张文成
\x09\x09\x09\x09\x09\x09\x09
\x09\x09 〔国学经典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看了 国学经典读后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经典常谈》读后感主题为“品味书香、诵读经典”字数1000字左右,写一篇关于《经典常谈》的读后感题 2020-05-15 …
中国建筑文化古典典籍读后感 2020-05-17 …
关于古代汉语的“破读”和字典注音的“旧读”古代汉语中有些字要破读,但是现代汉语没有这些读音,字典里 2020-06-12 …
1.有位读者风趣十足地表达自己对阅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感受:看《水浒传》长吁短叹,看《三国演义》心 2020-06-13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怎样读中国书余英时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古今 2020-06-13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典范周恩来同志是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总理.他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在青 2020-11-02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典范懒惰的反义词从文中找周恩来同志是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总理.他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 2020-11-02 …
19世纪的法国史学家这样记载:“今天的人在读了雅典的相关记述之后,就会很容易地得出如下结论——与其说 2020-11-07 …
《经典常谈》读后感主题为“品味书香、诵读经典”字数1000字左右,写一篇关于《经典常谈》的读后感题目 2020-12-04 …
典范7的故事简介和读后感请写典范英语第7集中所有册的故事简介加读后感,故事简介和读后感请写进一篇文章 2020-12-12 …
相关搜索:国学经典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