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梦溪笔谈》翻译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题目详情
《梦溪笔谈》翻译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看了 《梦溪笔谈》翻译钱氏据两浙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翻译古文“献之少时学书,逸少从后取其笔而不可,知其长大必能名世。仆以为不然。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  2020-06-16 …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王)献之少时学书逸少从后取其笔而不可知其长大必能名世仆以为知书不  2020-06-16 …

将下面文言文段用斜线(/)断句。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  2020-08-01 …

判断对错“z、c、s”的书写是一笔而成。()  2020-11-01 …

描写书法字迹的句子,求帮忙找几句,如,像这样的:草书的体裁几乎是通篇字字相连、一笔而成的.虽然字与字  2020-11-06 …

下图是王献之《中秋帖》,对其评价正确的是A.“……遒媚劲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亦大变耳!”B.“字之  2020-11-08 …

古文阅读甲: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之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  2020-11-22 …

胸有成竹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2020-12-06 …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跗,以至于剑拔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  2020-12-06 …

下图是王献之《中秋帖》,对其评价正确的是A.“……遒媚劲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亦大变耳!”B.“字之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