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三峡》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

题目详情
《三峡》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第1段总写了三峡的地貌特征,其余3段以夏、春冬、秋为序描写了三峡的四季景色.
(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呢?
因为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最盛,所以先写夏水.)
这篇课文是郦道远为《水经·江水》所作注释中关于三峡的一段,但不失为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课文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也使读者从中受益.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的写作特点.从自然形成的角度来看,不言而喻三峡是离不开山水的,但山水中有四季的变化穿插其间,这就不能写一时一处的景色,而是要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诡谲的美景,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写出三峡的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这就是典型化的手法.没有典型化的手法,是写不出三峡的美景的.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只用不到四分之一的篇幅直接勾勒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而用浓墨重彩描绘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冽明丽,秋季的空灵肃杀.在夏水一节,作者重点突出的是"沿溯阻绝"造成的水"疾",并未描绘自然景色.不过,无论写什么季节的江水,又都与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至于三峡的其他景观作者均未触及.所以,《三峡》是一篇以"水"为纲,描述流经三峡的长江之水四季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沿江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三峡》以凝炼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壮丽的景色.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了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150来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眼底.
看了 《三峡》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仿写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黑色 的  2020-05-14 …

无色气体,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将燃着的蜡烛熄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2020-05-16 …

风筝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  2020-06-21 …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  2020-06-21 …

大家帮忙看看此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是什么白玉兰花略微有点儿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比起  2020-06-25 …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  2020-06-30 …

《风筝》节选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  2020-07-08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  2020-07-12 …

大家帮忙看看此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是什么白玉兰花略微有点儿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  2020-11-10 …

大家帮忙看看此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是什么白玉兰花略微有点儿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