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一、论述文阅读(12分,每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章回小说的体裁惯例、叙事结构和美学典范在明代即已大备。众所周知,在章回小说诞生之前,中国文学叙事传

题目详情

一、论述文阅读(12分,每小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章回小说的体裁惯例、叙事结构和美学典范在明代即已大备。众所周知,在章回小说诞生之前,中国文学叙事传统中尚不具备大型的长篇叙事虚构作品,这意味着明代作家没有现成的文学技巧和叙事结构可以借鉴。在此关头.中国建筑的空间组合艺术给了明代文人诸多启示和灵感。而历史事实证明,明代丈人大多具有独特而典雅的建筑趣味。

   在结构上,中国古代建筑与明清章回小说都体现了一种组合艺术的特点,它们都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而是由多个“个体”组成的“群”;而且,为了适应各种功能上的需要,它们还可以不断地重复这种组合而形成更大的结构性的“群”。所以,从结构上来说,无论是作为“空间艺术”的中国古代建筑,还是作为“时间艺术”的明清章田小说,其实都是一种利用一定的结构“单元”而进行多重组合的艺术。

  从整体上观察,中国古代建筑的“院落式”结构与明清章回小说的那种特殊的组合结构,具有非常明显的相似之处。为了满足人类对建筑空间的需求,经常需要扩大建筑规模,不同文化传统中的建筑,其扩大规模的方式并不相同,但概括起来无非就是两种,一种就是“量”的扩大,即以单座房屋为基础,在平面上以至高空中作最大限度的伸展。西方的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基本上是采用这种方式的,因此产生了以系列又高又大的建筑物,取得了巨大而变化丰富的建筑“体量”。另一种就是“数”的增加,即以建筑群为基础,一个层农接一个层次地广布在一个空间之中,构成一个广阔的有组织的人工环境。中国古典建筑基本上是采取这种方式,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包括座数极多的建筑群。这种“组合式”院落建筑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而不变,到清代的故宫,可谓达到了“组合式”院落建筑的顶峰。与西方建筑在单一围合空间中扩大体量一样,西方长篇小说也主要在一个情节框架内扩展篇幅;与中国古代建筑“院落式”结构相对应的,则是明清长篇章回小说所采用的“缀段性”结构,即小说由一段一段的故事连缀而成。

  正因为注重“组合”,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以“院”而不是以“间”作为意义单位。在描述一个建筑群的规模时,中国古人一般不用“单座”的“座”,而是常用“几间几院”。“间”往往用于计算“单座建筑”的大小,其实就是最小的房屋计量单位。至于“院”,则是用采表示建筑群的概念,也是建筑最小的意义单位。几个“单座建筑”围绕一个中.心空间从东南西北四方进行围合,就形成了一个最基本的建筑群——“院”,更大的建筑群则是多个“院”的组合和句连。一些大型建筑群,看上去非常复杂,但只要我们抓住“院”这个基本单位,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其组合原则和设计理念。在明清章回小说中,与“间”对应的是“回”。“回”在章回小说中,就像“间”在古典建筑中一样,仅仅是一个“计量单位”,其作用性并不明显。在明清章回小说中,也存在一个类似“院”一样的意义单位。多个“院”构成“院落式”结构,而这正是中国文学叙事传统有别于西方的典型特征。(摘编自龙迪勇《建筑空问与中国文学叙事传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在明代以前,中国文学叙事传统中还没有大型的长篇叙事虚构作品,长篇章回小说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B.作为“空间艺术”的中国古代建筑和作为“时间艺术”的明清章回小说,在结构上都是一种利用一定的结构“单元”进行多重组合的艺术。

C.明代文人具有独特而典雅的建筑趣味,他们从中国建筑的空间组合艺术中得到  诸多启示和灵感,使得小说这一文学样式发展得更加成熟。

D.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扩大建筑规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对建筑空间的需求,但因为各自的文化传统不同,其扩大规模的方式存在差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4分)

A.蝤方建筑强调“量”的扩大,在平面上以至高空中作最大限度的伸展;中国古典建筑注重“数”的增加,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座数极多的建筑群。

B“院”是用来表示建筑群的概念,是建筑最小的意义单位,也是理解一些看上去非常复杂的大型建筑群的组合原则和设计理念的基本单位。

C.中国古人常用“几间几院”来描述一个建筑群的规模,比如《林_黛玉进贾府》中就有这样的描写:“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

D.中国古典建筑的“组合式”院落建筑格局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到清代,出现了故宫这样的“组合式”院落建筑的巅峰之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性文体,其概念虽然出现较早,但明代作家在章回小说创作过程中并没有现成的文学技巧和叙事结构可以借鉴。

B.中国古代建筑以“院”而不以“间”作为意义单位,因此,在明清章回小说中,与“间”相对应的“回”其实并无实际意义。

C.《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长篇章回小说的文本由一段一段的故事连缀而成,其叙事结构属于典型的“缀段性”结构。

D. 西方长篇小说主要在一个情节框架内扩展篇幅,这种结构模式受到了西方建筑在单一围合空间中扩大体量的方式的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C(原文“明代文人大多具有……)

2. D(“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不符合文意)

3. B(“并无实际意义”理解有误)

看了 一、论述文阅读(12分,每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下列语句中,叙述正确的个数为()①相等的圆周角所对弧相等;②同圆或等圆中,同弦或等弦所对圆周角相  2020-06-06 …

把屈辱当作鞭子阅读答案中本文论述的中心论述是什么?为了论述中心作者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2020-06-10 …

仔细阅读课文中周朴园追问鲁侍萍身份这场戏,回答下列问题。(1)周朴园的追问,前后的语气和神态有哪些  2020-07-21 …

关于英语口语考试中的复述问题复述这种类型题目是出现一段时间英文材料供考生阅读后消失,再根据自己的印象  2020-11-06 …

阅读剧本中周鲁重逢的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⑴周鲁重逢时,周朴园向鲁侍萍打听无锡“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  2020-11-12 …

1.材料阅读."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穿空,惊涛拍岸,卷  2020-11-13 …

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查了10学生周阅读用时数,结果如下表:周阅读用时数(小时)45  2020-11-29 …

下面是《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重逢时周朴园的语言,请用四个恰当的词语描述周朴园的心理变化过程。周朴园  2020-12-02 …

(1)《三国演义》可以说是一部充满智谋的作品,其中周瑜就实施过“反间计”“苦肉计”“美人计”。请从周  2020-12-19 …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校为了了解学生课外书的阅读情况,对该校九年一班50名学生一周阅读课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