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以《燕歌行》为例谈谈曹丕诗歌的艺术特点
题目详情
以《燕歌行》为例谈谈曹丕诗歌的艺术特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曹丕(187—226),字子恒,曹操次子,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建安22年(217)立为魏太子,公元220年立帝位.曹丕一生写了不少诗歌,其《燕歌行》首创七言诗歌的完整形式,艺术成就较高.《燕歌行》是乐府题名,受民歌影响颇深,其诗写道: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歌短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首《燕歌行》描写的是一个女子怀念远行的丈夫.因为秋天的到来,她触景生情,倍感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人都说牛郎织女隔着银河相望而不能团聚.可这位女子思念丈夫的心情尤为伤感,她望不能见,梦不能会,真是比牛郎织女还要不幸.全诗通过情、景、声三者的融会贯通,达到了十分和谐完美的境界.
其一是情.春去秋来,如今又白露成霜,可远行的丈夫误了归期,此时是思肠寸断.但她坚信,亲人也会为思念故里感到空虚和怨恨(慊慊思归).那么丈夫为何久留(淹留)他乡呢?是疾病所忧,还是战祸所困?作者并没有直写,但读者可以联想,这大概也是女子孤单(茕茕)援琴而微吟的缘故.情深至此,可见其至深至诚的情感.
其二是景.在选材上,作者以秋为背景,突出其感情效应.秋天到了,群燕辞归,大雁南翔,该迁徙的候鸟都飞走了,可昼夜思念的亲人为什么还不按约定的期限而回来呢?更何况,明月空照当窗,星斗银河运转西落,还有那被银河阻隔的牛郎和织女星.此时此景,更加惆怅.景如秋凉袭人,伤感孤凄.真可谓景化入情,情渗景中.
其三是声.曹丕这首诗最大特点是韵脚字不重复,而且句句押韵,读起来像秋天里悠扬的钟声,深邃而遥远.全诗每三句为一章,共五章,可分为秋景、秋思、秋悲、秋吟和秋望,细细品味章法和谐、韵式完美,大有前承乐府《大风歌》,后启词牌《浣溪沙》的自然衔接,其痕迹明晰可见,读起来朗朗上口.
曹丕这首《燕歌行》不仅结构严谨,而且是首创七言律诗,在古典诗歌中独树一帜,被人们广为赞誉.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歌短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首《燕歌行》描写的是一个女子怀念远行的丈夫.因为秋天的到来,她触景生情,倍感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人都说牛郎织女隔着银河相望而不能团聚.可这位女子思念丈夫的心情尤为伤感,她望不能见,梦不能会,真是比牛郎织女还要不幸.全诗通过情、景、声三者的融会贯通,达到了十分和谐完美的境界.
其一是情.春去秋来,如今又白露成霜,可远行的丈夫误了归期,此时是思肠寸断.但她坚信,亲人也会为思念故里感到空虚和怨恨(慊慊思归).那么丈夫为何久留(淹留)他乡呢?是疾病所忧,还是战祸所困?作者并没有直写,但读者可以联想,这大概也是女子孤单(茕茕)援琴而微吟的缘故.情深至此,可见其至深至诚的情感.
其二是景.在选材上,作者以秋为背景,突出其感情效应.秋天到了,群燕辞归,大雁南翔,该迁徙的候鸟都飞走了,可昼夜思念的亲人为什么还不按约定的期限而回来呢?更何况,明月空照当窗,星斗银河运转西落,还有那被银河阻隔的牛郎和织女星.此时此景,更加惆怅.景如秋凉袭人,伤感孤凄.真可谓景化入情,情渗景中.
其三是声.曹丕这首诗最大特点是韵脚字不重复,而且句句押韵,读起来像秋天里悠扬的钟声,深邃而遥远.全诗每三句为一章,共五章,可分为秋景、秋思、秋悲、秋吟和秋望,细细品味章法和谐、韵式完美,大有前承乐府《大风歌》,后启词牌《浣溪沙》的自然衔接,其痕迹明晰可见,读起来朗朗上口.
曹丕这首《燕歌行》不仅结构严谨,而且是首创七言律诗,在古典诗歌中独树一帜,被人们广为赞誉.
看了 以《燕歌行》为例谈谈曹丕诗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曹操诗歌《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A.西汉末年B.东汉末 2020-05-13 …
这次活动,我们举办诗歌朗诵会,编小诗集,进行诗歌知识竞赛……在活动中,一定会有许多让你难忘的事,把 2020-05-17 …
班里举行诗歌小常识比赛,出些有关诗歌小常识的题.如:谁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宋代文学史上 2020-07-07 …
以《燕歌行》为例谈谈曹丕诗歌的艺术特点 2020-07-25 …
书香伴我行诗歌书香伴我行诗歌 2020-12-04 …
班举行诗歌朗诵会,根据你对下面诗歌的内容、风格等的理解或评价,在三首诗之间为主持人报幕各设计一段衔接 2020-12-12 …
某班举行诗歌朗诵会,根据你对下面诗歌的内容、风格等的理解或评价,在三首诗之间为主持人报幕各设计一段衔 2020-12-12 …
知人论世是我们进行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人,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2020-12-23 …
知人论世是我们进行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2020-12-23 …
班举行诗歌朗诵会,根据你对下面诗歌的内容、风格等的理解或评价,在三首诗之间为主持人报幕各设计一段衔接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