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谈谈苏轼诗词中的雨,以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跟新城道中(其一)为典型代表谢谢了

题目详情
谈谈苏轼诗词中的雨,
以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跟新城道中(其一)为典型代表
谢谢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两种雨,完全相反的感情:
1.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此诗描写作者出巡时途中所见的美丽景色,愉快地赞美了山村人家和平的劳动生活。
2.新城道中(其一)
绵绵春雨多日不停,诗人有事需要进山,只好准备冒雨前行。不料天快亮的时候,房檐下滴滴答答地雨声忽然止住了,天放晴了。诗人兴奋之极,心想,这是东风知道我有进山的打算,特意把阴云吹散了吧。描写作者出巡时途中所见的美丽景色,愉快地赞美了山村人家和平的劳动生活。
看了 谈谈苏轼诗词中的雨,以定风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苏轼表现乐观主义诗歌的见解,速.苏轼在经历无数次挫折后,有哪些诗表现了他的乐观主义和洒脱气质的精神  2020-06-11 …

文言文出人头地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批评了苏轼好出人头地B苏轼认为庄子的思想不能言传C因母“  2020-06-25 …

请问苏轼的《赤壁怀古》中是“樯橹灰飞烟灭”还是“强虏灰飞烟灭”?近读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在开场  2020-07-01 …

《行香子过七里滩》本词是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巡查各地时所作,在词作中寄寓了苏轼怎样的生活态度?《行香  2020-07-07 …

寂寞使苏轼如此美丽,寂寞使苏轼如此成熟,与其说是赤壁成全了苏轼,不如说是苏轼成全了赤壁。仿写  2020-07-15 …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有人说这几句表示了苏轼消极的人生态度,这种说法正确吗念奴  2020-07-16 …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周恩来同志顽强的学习精神和旺盛的求知欲望  2020-07-2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苏轼的一次高邮之行周荣池1077年的徐州充满诗情,云龙山水接纳了苏轼的风流  2020-11-11 …

苏轼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文豪之一,在初中课本中就编选了他的多篇作品.文中“月影横斜,荇藻凌乱”让你联想到  2020-11-26 …

从本文中,我们读懂了苏轼的境遇,读懂了苏轼的豁达,更读懂了苏轼的从容。其实从容是一种举止状态、一种行  2020-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