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周恩来同志顽强的学习精神和旺盛的求知欲望,来自他的伟大抱负.早在青少年读书时期,他就确立了为着中华民族的富强,为着造

题目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
周恩来同志顽强的学习精神和旺盛的求知欲望,来自他的伟大抱负.
早在青少年读书时期,他就确立了为着中华民族的富强,为着造福于人民而学习的志向.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随同伯父到东北读书.在这期间,他阅读了不少热心改革的中外政治思想家的著作,幼小的心灵燃起了改造中国、富强中华民族的火焰.
有一天,身穿长衫的魏校长给学生上课时,“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啊?”
教室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老校长叫起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的学生,让他回答这个问题,他慢声慢语地说:“为明礼而读书.”
老校长摇了摇头,又叫一个官家子弟.这个学生很傲慢地回答:“为做官而读书.”
老校长叹了口气,接着把一个靴鞋老板的儿子叫了起来.他得意洋洋地答道:“为家父而读书.”
其他一些家境贫穷的学生,有的说;“为挣钱,为吃穿!”也有的说:“为不欺负!”
老校长皱着眉头,在教室里踱来踱去,眼光忽然落在周恩来的身上:“周恩来,你为什么到学校来读书?”
周恩来从容不迫地站起来,用南方口音清晰有力地答道:“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异于寻常的回答,使魏校长十分震惊.他没料到一个年位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远大的抱负!校长睁大吃惊的眼睛又追问:“你为什么读书?”周恩来提高嗓音,坚定地重复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小小的教室里久久回响.老校长高兴地说:“——————————————————————————————————————————————————————————————————————————————————————————————————————”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形容说话响亮而有力.”可用文中“————”一词来概括.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垂头丧气——( ) 慌慌张张——( )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5.请将“这异于寻常的回答,使魏校长十分震惊.”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句意.
6.“铿锵有力的声音”文中指是————————————————————
7.这异于寻常的回答,使魏校长十分震惊.因为————————————————————————————————————————————————————————————————————8.联系上文展开想象,把本文的结尾段补充完整,写在文末的横线上.
9.读了短文后,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感受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 铿锵有力
3 得意洋洋 从容不迫
5 魏校长被这异于寻常的回答震惊了.
6 他没料到一个年位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远大的抱负
看了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用感恩和挂念造句重要和感恩造句?快.是感恩和鲜花造句重要和感恩造句  2020-06-07 …

影片《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这源于他们曾共事于A.京师同文馆B.  2020-06-21 …

在电影《西安事变》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恩来与蒋介石见面时,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他们相互这  2020-06-21 …

经典回放周恩来总理有次去国外访问,当时有个外国官员右手戴着手套和周总理握手,非常傲慢无礼,更可气的  2020-06-25 …

经典回放周恩来总理有次去国外访问,当时有个外国官员右手戴着手套和周总理握手,非常傲慢无礼,更可气的  2020-06-25 …

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去会见某外国元首。那个国家的元首,很看不起中国和中国人民。就在和周总理礼节性的握  2020-06-25 …

瑞恩的井村里的一位老人站出来,高声说:“看看我们周围的孩子,他们全都是健康的.”村里的一位老人,高  2020-07-20 …

据说有一天,毛泽东和周恩来同车游览长沙,车行至湘江橘子洲畔,毛泽东吟出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  2020-11-10 …

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领导人是A.陈独秀和周恩来B.朱德和毛泽东C.李大钊和周恩来D.毛  2020-11-22 …

英国外交家艾登在一次国际会议中说:“当今世界,解决任何重大国际问题,都不能离开中国和周恩来。……你们  2020-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