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列各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

题目详情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列各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___
A、伐 (1)竹取道 (2)齐师
B、去 (1)乃记之而 (2)停数日,乃
C、其 (1)不可知 (2)真无马邪
D、以 (1)其境过清 (2)属作文记之
(2)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___
①点面结合。如写石:“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移步换景、定点写景相结合,第一段采用定点写景法,第二段采用移步换景法凸显特征。
③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俶尔远逝”是动。
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鱼,实为写水,以虚写实,虚实相映成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文中最能表现作者心境的句子是___
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B、似与游者相乐
C、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4)寄情山水,融情于景是古人写作常用的手法,下列诗词中哪一项没有借山水以抒怀的是___
A、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B、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C、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D、李白《送友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A.①句意为: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伐”:砍伐;②句意为:齐军攻打鲁国.伐:讨伐.
B.①句意为: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去”:离开;②句意为:停留了几天才离去.去:离开.
C.①句意为: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其”:它的;②句意为: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推测,难道.
D.①句意为: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以:因为;②句意为: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以:来
故选:B.
(2)本题重点考查的是艺术手法的运用.
①正确;②移步换景、定点写景相结合,第一段第一段的写景,采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第二段采用定点写景法凸显特征.③正确;④正确.
故选:D.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故选:C.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上片咏节令,写别愁;下片写赏菊情景.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尤其是结尾三句,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为李白名篇之一,全诗八句四十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此诗写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
起句点出送友远行时的景物环境,继写友人别后将如孤蓬万里,不知要飘泊到何处,隐含不忍分离之情.后四句寓情于景,把惜别的情思写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
故选:C.
答案:(1)B.
(2)D.
(3)C.
(4)C.
看了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一道数学题见下列文字街心公园有一条长1722米的环形小路 在小路的一侧均匀的种植了41棵大白杨  2020-05-13 …

a、b两金属环上下相隔一很小间距按图示方式放置,O1、O2分别是a环、b环的圆心,其中b环面的一半  2020-06-13 …

为了美化环境,小文和爸爸先后在一个圆形花坛的边线上摆放花盆,已知爸爸每隔40厘米摆放一盆花,小文每  2020-06-19 …

我们知道分数1/3写做小叔即0.3的3循环,反之,无限循环小数0.3的3循环写成分数即1/3.一般  2020-06-27 …

如何将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分数都能化成小数,不是有限小数,就是无限循环小数.那么,反  2020-06-27 …

小花小明小利都去参加排球训练.小华每隔3天去一次,小明每隔4天去一次,小莉每隔6天小华小明小利都去  2020-06-29 …

阅读《小石潭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小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  2020-07-02 …

公园的环湖小路边有石凳20张,相邻石凳间隔36米.现在把石凳改换成木椅,使相邻木椅之间间隔24米,  2020-07-14 …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6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  2020-11-23 …

街心公园有一条长1722米的环形小路,在小路的一侧均匀的种植了41课大白杨,在每两棵白杨树之间每隔两  2020-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