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那一片消失了的苇塘雷抒雁“那一片苇塘呢?”与其说我是在问这位行路的年轻人,还不如说是在问自己。“苇塘?”年轻人停住脚步,回过头来打量了我一眼,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那一片消失了的苇塘 雷抒雁 “那一片苇塘呢?”与其说我是在问这位行路的年轻人,还不如说是在问自己。 “苇塘?”年轻人停住脚步,回过头来打量了我一眼,有些迷蒙。 “是的。就是苇子壕。”我知道家乡人是这样称呼苇塘,重复了一句。 “在哪里呀?”年轻人转过头去望着那一片高高低低的房舍,像是反问,又似在寻找。没有!连一根苇子都没有!从来就不曾有过呀? “就在这里!”我坚定地认为。 “唔。”年轻人以怪异的目光看了我一眼,继续前行。我听见他嘟哝了一句:“梦话!” 梦话?是的,是梦话。五十多年前,那一片茂茂密密的苇塘还在,此后,就没有走出过我的梦境。我相信,这位年轻人确实没有见过那片苇塘,那些茂密的青苇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梦中,没有给过他快乐和欢愉。他的记忆里,这里从来就是房子,房子。 那一片苇塘属于我,属于我的童年,是我记忆和梦境最鲜活的一部分。 那是一片十多亩的水塘,拥拥挤挤地生满了芦苇。阔叶的,秆粗且空,是织席帷用的;窄叶的,秆细却实,编了箔子,用来盖房子,或张开晾晒棉花用。在大人们里,有价值的,只是苇子;而被孩子们看做乐园的,是那一片苇塘。每天上学,我们走过苇塘,都会放慢脚步,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的变化,是我们上学或放假的标志。 一过二月二,天气就暖和了。首先是苇塘里有了动静。穿破陈年的枯叶、烂泥和冰水,一些锥子般尖锐的苇芽脱颖而出。红红的芽尖,唤醒了池塘,沉寂了一冬天的苇塘开始有了生气。那些苇芽像是春天的旗帜和宣言,表明春天的到来,锐不可当。 “苇子苇子,快快长。”上学去,走过塘边的小道,我们喊着。 待苇芽蹿高,绽开一片两片叶子的时候,整个世界便被春天占领了。耳边,整天都是鸟儿的叫声和虫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大片大片的麦田,像大地上铺展了绸缎,在和风里柔柔地抖动。一些早熟的花草,抢夺时间一般,开始酝酿花事,商量结籽。柳丝软软地轻拂我们的脸面,牵动我们的头发,像要告诉一些什么秘密给我们。 我们采下绽开的苇叶,卷成喇叭,把那细嘴挖扁,含在嘴里,依着喇叭的粗细,吹出粗壮的尖厉的声音;头项软软的柳条,也被折下来,捋去柳芽,拧成柳哨。这就有了一支青春的乐队,吹奏着春天的乐曲,吱吱呀呀,回响在上学的路上。引得田里干活的农人,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一任欢快与希望撩拨他们沉静的心思。 季节像是踩着苇叶走过来的。苇叶三片四片地展开,池塘里就绿汪汪地变得浓密了。太阳开始辣辣地照在头顶,棉衣,而后是夹衣,一件件被从身上剥掉。苇塘周围的麦子开始日渐变黄,有人拿着青杏咔嚓咔嚓一边流着酸水一边嚼起。夏天到了! 假日里,我们会背着草笼,拿着镰刀,说是去割牛草,或者拣柴火,一整晌一整晌沉迷在苇塘边。 夏天,是蝉的日子。我们会在塘边的树杆上拣些蝉蜕卖给县城里的药铺,无聊时也会猫一样轻轻爬到树上捉一两只笨蝉。其余时间,蝉说蝉的,我们并不答话。 塘边的野草,我们全都认识,从蒲公英、趴地龙、香胡子到粘粘蔓,全认识。最让我们兴奋的是找到一株羊奶奶。这种蔓生的阔叶草,总是攀着芦苇往上长,一个个果实圆溜溜的,山羊奶头一般,采摘时,会流出一些白色乳汁。羊奶果鲜嫩时,放在嘴里一咬,脆生生,甜丝的。 我们这些野孩子,就这样一天天泡在苇塘边。忽一日,采到的羊奶奶咬不动了,掰开一看,里边整整齐齐伏着一排排带着羽毛的种子。老了!我们知道,暑假也该结束了。大人们说:你们这些马驹子,该栓缰绳了吧! 苇子说,秋天了!顸上的穗子由绿至黄继而变白,像一塘白发的老人。再过苇塘时,一些带羽毛的草籽,便飞扬起来,落在我们的肩膀上、头发上,要人带它们到远方去落户。就连圆滚滚周身是刺的苍耳,瘦扁扁顶上长了三几根钩针的“狗扎扎”,都不甘寂寞,插进布眼,爬在裤角上,要搭“便车”,到远方去旅行。 父兄们送我们上学去,走过苇塘,一路上总在说:好好念书,日后到远处去,到大城市去。连苍耳、狗扎扎都懂得哩! 那一片苇塘永远的没有了。消失在一些高高低低的房子下边。找它,只有在梦中,在童年的记忆里。 (选自《今晚报》2009年6月13日) 小题1:联系全文,谈谈作者在文章开头安排“我”与年轻人对话的用意。(4分) 小题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那一片苇塘属于我,属于我的童年,是我记忆和梦境最鲜活的一部分。 (2)季节像是踩着苇叶走过来的。 小题3:本文作者向我们展现了记忆中的苇塘,作者是如何将零碎的记忆串联起来的?这样写有何好处?(6分) 小题4: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抒情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章作简要分析。(6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通过对话,开门见山地提到“苇塘”,叉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记忆中苇塘的描述。起到破题和引出下文的作用。(4分) 小题2:(1)指出苇塘已不复存在,但它给了“我”快乐的童年,成为“我”记忆中最难忘的一部分。 (2)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明苇叶的生长或枯萎见证着季节的变化,而儿童正是通过苇叶的变化感知着季节的变化。(每句3分) 小题3:(1)作者以时间为线索,接春夏秋的顺序叙写苇塘的诸多记忆。(2分) (2)好处:使零散的记忆不至于混乱,众多的材料因为有了时间的线索而清晰鲜明,详略有序,各个既独立又构成一个整体,(2分)既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又凸显了主题。(2分)小题4:本文无一字言情,却处处见情。随着作者记忆中逐一呈现的苇塘画面,向我们展现了往日独有的浓郁的乡土气息。作者以一个孩童的眼光感受着这片苇塘,感受着由这片苇塘滋生出的美好的人性。读来不禁让人心旌摇动。(3分)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淳朴、自然的生活以及美好人性的赞美,同时字里行间流露出如今难以寻找“苇塘,,式生活的失落之情。(3分)本题考生能从情景(境>交融、间接抒情等角度答题,言之有理即可) |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
看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那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 2020-05-12 …
下列关于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池塘中的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B、池塘中所有动物都以植 2020-05-13 …
睡莲是池塘中的一种植物,每天长大一倍,长到第八天整个池塘被睡莲盖满.睡莲盖满池塘的1/4要多少天? 2020-05-13 …
睡莲是池塘中的一种植物,每天长大一倍,长到第八天整个池塘被睡莲盖满.睡莲盖满池塘的1/4要多少天? 2020-05-13 …
芦苇的赞美.看过芦苇的赞美的人快点帮我回答下面及到题···最后一节在文中的作用是————————— 2020-05-14 …
芦花荡的阅读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 2020-05-17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温暖的苇花(丁立梅)①芦苇的花,最不像花,像是用轻软的丝絮絮出来的。②出城 2020-06-10 …
应用问题(1)请求解我国古算经《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题:在一个方形池,每边长一丈,池中央长了一颗芦苇 2020-06-13 …
请求解我国古算经《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题:在一个方形池,每边长一丈,池中央长了一颗芦苇,露出水面恰好 2020-06-13 …
对于一个池糖来说,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池塘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B.池塘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2020-0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