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天净沙·秋思写景抒情的特点

题目详情
天净沙·秋思写景抒情的特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枯藤老树昏鸦,” 小令伊始,由近处着笔,“在一株枯藤缠绕的老树枝头,几只乌鸦守在巢边‘哇哇’怪叫”,就将一幅萧瑟肃杀的深秋景致展现在读者眼前,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藤”、 “树”、“鸦”,本是郊野司空见惯的景物,并无特别之处,可一旦与“枯”、“老”、“昏”结合匹配,一股萧瑟肃杀之气立即从字里行间油然升起,笼罩在读者心头,再加上平仄的转换与音韵的配合,“平平—仄仄—平平—”,两字一顿,语调由低转高,再由高转低,“枯、老、昏”依次递进,紧压过来,让人顿感气息闭塞,真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小桥流水人家,”诗人笔锋一转,读者的视线也跟着带向远方,一组充满和平安详生活气息的图画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高度紧张的情绪也因此一缓,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来。这既是对远处风景的诗意描绘,也表现了漂泊的诗人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在平仄的运用上,采用了“仄平—平仄—平平—”的组合方式,语调也因平仄的转换而显得欢快与和缓起来。“小桥流水人家”也因此而成为描写诗意的田园生活的千古绝句。 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祖"(《中原音韵》)。 它勾画了一幅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深秋黄昏时刻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你看: 夕阳下, 乌鸦归巢, 小桥边,农人回家; 而荒凉古道上, 瑟瑟秋风中, 我们的主人公却是疲人瘦马,踽踽独行,夜宿何处, 明日何往?都还不得而知。这又怎不叫他愁肠寸断、倍思故乡! 全曲不着一"秋", 却写尽深秋荒凉萧瑟的肃杀景象; 不用一"思", 却将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写得淋漓尽致。正所谓:“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枯藤老树昏鸦,” 小令伊始,由近处着笔,“在一株枯藤缠绕的老树枝头,几只乌鸦守在巢边‘哇哇’怪叫”,就将一幅萧瑟肃杀的深秋景致展现在读者眼前,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藤”、 “树”、“鸦”,本是郊野司空见惯的景物,并无特别之处,可一旦与“枯”、“老”、“昏”结合匹配,一股萧瑟肃杀之气立即从字里行间油然升起,笼罩在读者心头,再加上平仄的转换与音韵的配合,“平平—仄仄—平平—”,两字一顿,语调由低转高,再由高转低,“枯、老、昏”依次递进,紧压过来,让人顿感气息闭塞,真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小桥流水人家,”诗人笔锋一转,读者的视线也跟着带向远方,一组充满和平安详生活气息的图画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高度紧张的情绪也因此一缓,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来。这既是对远处风景的诗意描绘,也表现了漂泊的诗人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在平仄的运用上,采用了“仄平—平仄—平平—”的组合方式,语调也因平仄的转换而显得欢快与和缓起来。“小桥流水人家”也因此而成为描写诗意的田园生活的千古绝句。
看了 天净沙·秋思写景抒情的特点...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天净沙.秋和天净沙.秋思,这两首元曲,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之处?  2020-06-09 …

谁有用乐景抒乐情,哀景抒哀情,哀景抒乐情,乐景抒哀情的诗句!  2020-06-19 …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第三联的赏析!(,天入沧浪一钓舟)请对这一联所抒之情作简要《将赴荆南寄别李剑  2020-06-21 …

雨后慰池上芙蓉徐贲池上新晴偶得过;芙蓉寂寞照寒波。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鉴赏练习]1.  2020-07-15 …

某学习小组编辑了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不超过8个  2020-11-29 …

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1)古诗词中“雨”已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如王维  2020-12-22 …

古诗词中“雨”已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天气晚来秋”,柳永《雨霖铃》中的“  2020-12-22 …

古诗词中“雨”已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天气晚来秋”,柳永《雨霖铃》中的“  2020-12-22 …

白朴的《天净沙·秋》与《天净沙·秋思》在抒情及写法上的异同。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白朴枯藤老树昏鸦,孤村  2020-12-23 …

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小题1:古诗词中“雨”已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