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某种甲酸酯水解反应方程式为:HCOOR(l)+H2O(l)⇌HCOOH(l)+ROH(l)△H>0某小组通过实验研究该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起始浓度如下表:组分HCOORH2OH
题目详情
某种甲酸酯水解反应方程式为:HCOOR(l)+H2O(l)⇌HCOOH(l)+ROH (l)△H>0
某小组通过实验研究该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起始浓度如下表:
| 组分 | HCOOR | H2O | HCOOH | ROH |
| 物质的量浓度/mol•L一1’ | 1.00 | 1.99 | 0.01 | 0.52 |
根据上述条件,计算不同时间范围内甲酸酯的平均反应速率,结果见下表:
| 反应时间/min | 0~5 | 10~15 | 20~25 | 30~35 | 40~45 | 50~55 | 75~80 |
| 平均速率/10-3mol•L-1•min-1 | 1.9 | 7.4 | 7.8 | 4.4 | 1.6 | 0.8 | 0.0 |
| c(HCOOH)•c(ROH) |
| c(HCOOR)•c(H2O) |
| c(HCOOH)•c(ROH) |
| c(HCOOR)•c(H2O) |
(2)15~20min范围内用甲酸酯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mol•L一1•min一1,(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根据题给数据分析,从影响反应速率的角度来看,生成物甲酸在该反应中还起到了______的作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某种甲酸酯水解反应方程式为:HCOOR(l)+H2O(l)⇌HCOOH(l)+ROH (l),反应平衡常数K=
=
;由图象与表格可知,在75min时达到平衡,甲酸某酯的转化率为24%,所以甲酸某酯转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24%=0.24mol/L,结合方程式可计算得平衡时,甲酸某酯物质的量浓度=0.76mol/L,水的物质的量浓度1.75mol/L,甲酸的物质的量浓度=0.25mol/L,某醇的物质的量浓度=0.76mol/L;
故答案为:
;0.76;
(2)15min时,甲酸某酯的转化率为6.7%,所以15min时,甲酸某酯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00mol/L×6.7%=0.933mol/L;20min时,甲酸甲酯的转化率为11.2%,所以20min时,甲酸甲酯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00mol/L×11.2%=0.888mol/L,所以15至20min甲酸甲酯的减少量为0.933mol/L-0.888mol/L=0.045mol/L,则甲酸甲酯的平均速率=
=0.009mol/(L•min).
故答案为:0.009;
(3)从题给数据不难看出,平均速率的变化随转化率的增大先增大再减小,后保持不变.因为反应开始甲酸甲酯的浓度大,所以反应速率较大,后随着反应进行甲酸甲酯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当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几乎不变.①反应初期:虽然甲酸甲酯的量较大,但甲酸量很小,催化效果不明显,反应速率较慢.②反应中期:甲酸量逐渐增多,催化效果显著,反应速率明显增大.③反应后期:甲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成主导因素,特别是逆反应速率的增大,使总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直至为零,
故答案为:催化剂.
| 各生成物平衡浓度系数次幂之积 |
| 各反应物平衡浓度系数次幂之积 |
| c(HCOOH)•c(ROH) |
| c(HCOOR)•c(H2O) |
故答案为:
| c(HCOOH)•c(ROH) |
| c(HCOOR)•c(H2O) |
(2)15min时,甲酸某酯的转化率为6.7%,所以15min时,甲酸某酯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00mol/L×6.7%=0.933mol/L;20min时,甲酸甲酯的转化率为11.2%,所以20min时,甲酸甲酯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00mol/L×11.2%=0.888mol/L,所以15至20min甲酸甲酯的减少量为0.933mol/L-0.888mol/L=0.045mol/L,则甲酸甲酯的平均速率=
| 0.045mol/L |
| 5min |
故答案为:0.009;
(3)从题给数据不难看出,平均速率的变化随转化率的增大先增大再减小,后保持不变.因为反应开始甲酸甲酯的浓度大,所以反应速率较大,后随着反应进行甲酸甲酯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当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几乎不变.①反应初期:虽然甲酸甲酯的量较大,但甲酸量很小,催化效果不明显,反应速率较慢.②反应中期:甲酸量逐渐增多,催化效果显著,反应速率明显增大.③反应后期:甲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成主导因素,特别是逆反应速率的增大,使总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直至为零,
故答案为:催化剂.
看了 某种甲酸酯水解反应方程式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P是圆O外一点,BD在圆上,PBPD分别交圆O于AC,如果AP=4AB=2,那么PB的长为()P是圆 2020-03-31 …
为了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小红选用了橡皮筋、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设计了如 2020-05-02 …
材料的电阻与温度有关,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温度化范围不太大时,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可以近似地表示为如下关 2020-05-14 …
.材料的电阻与温度有关,进一小研究表明:在温度化范围不太大时,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可以近似地表示为如下 2020-05-14 …
如下页图是一个隧道横截面,它的形状是以点o为圆心的圆的一部分,如果M是⊙o中的弦CD的中点,EM经 2020-07-05 …
(o)0.o25×0.d2×5=(2)o.25×0.25÷oo6=(d)0.25×o.25÷o6如 2020-07-09 …
如图,AB为O直径.C,D为O上一点,F为CB延长线上一点,且BC=BD,AC=23.(1)如图1 2020-07-13 …
(2010•虹口区二模)为了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小亮同学将橡皮筋的左端固 2020-07-22 …
(1)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测出小球经过曲线上任意位置的瞬时速度,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2020-08-02 …
我们都知道sinx和x为等价无穷小,即sinx=x+o(x),那么sinx=x+o(x2)以及sin 2020-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