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题目详情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朝代)人___ (姓名)组织编写的。
(2)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与友期行___ 相委而去___
(3)“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
君:___
尊君:___
家君:___
(4)“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5)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朝代)人___ (姓名)组织编写的。
(2)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与友期行___ 相委而去___
(3)“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
君:___
尊君:___
家君:___
(4)“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5)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该题是文学常识,只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即可.《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 南朝宋(朝代)人 刘义庆(姓名)组织编写的.
(2)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和朋友相约同行.期:约定.
②句意为: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委:丢下、舍弃.
(3)考查了对称呼的理解记忆,只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即可.君:对对方的敬称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友人惭”的原因是“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5)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
答案:
(1)南朝宋 刘义庆
(2)约定 丢下、舍弃
(3)君:对对方的敬称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4)“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5)聪明、机智的孩子.
示例:
不失礼:元旦抚测幌爻呵诧童超阔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义.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可以理解为元方并非“无礼”.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对子骂父的人,其品行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距之于千里之外..
(2)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和朋友相约同行.期:约定.
②句意为: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委:丢下、舍弃.
(3)考查了对称呼的理解记忆,只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即可.君:对对方的敬称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友人惭”的原因是“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5)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
答案:
(1)南朝宋 刘义庆
(2)约定 丢下、舍弃
(3)君:对对方的敬称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4)“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5)聪明、机智的孩子.
示例:
不失礼:元旦抚测幌爻呵诧童超阔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义.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可以理解为元方并非“无礼”.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对子骂父的人,其品行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距之于千里之外..
看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的焉是什么意思 2020-04-25 …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是什么意思 2020-04-25 …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的“而”的含义与用法 2020-04-25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1.为蛇足者终亡其酒2.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3.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2020-05-17 …
从穷和尚到南海的结果来看,一个人要完成一件事,一是要有(),二是要有().请说说出鄙二僧的异同点. 2020-06-04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020-06-26 …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 2020-07-05 …
《为学》中为什么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用自己的话回答)会的话,顺便答一下:《为学》所运用的主要论 2020-07-13 …
找出下类句子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子何恃而往B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C待父母而学者也D子而 2020-07-13 …
下面哪个句子中的“而”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A.子何恃而往B.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C.吾 2020-0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