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英语翻译请问,1.方言也可以提供翻译吗?2.可以自带翻译吗?(本题说自带翻译)3.本题被告如果是外国人,翻译费用应该由被告承担吗?北京市某区法院审理一起盗窃案件.被告人胡某,汉族,广东

题目详情
英语翻译
请问,
1.方言也可以提供翻译吗?
2.可以自带翻译吗?(本题说自带翻译)
3.本题被告如果是外国人,翻译费用应该由被告承担吗?
北京市某区法院审理一起盗窃案件.被告人胡某,汉族,广东广州人,在法庭审理前,它提出自己只会广东方言,听不懂普通话,要求自己带个翻译.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胡某无权提出这一请求,因为普通话是国语,胡某提出请求只是借口
B 对胡某的这一请求,法院不应当准许,因为不符合申请翻译的条件
C 对胡某的这一请求,法院应当准许,但应由胡某承担翻译费用
D 对胡某的这一请求,法院应当准许,并且无须胡某承担翻译费用
[单项选择]:A B C D 本题61条评论
D B(X)
评析:考点为各民族有权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刑诉法第九条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公安司法机关既然有义务为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指派或者聘请翻译人员进行翻译,这就意味着翻译的费用由国家支付,而不由诉讼参与人承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九条第一款: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解读】
(1)由于被告人听不懂普通话,如果没有懂广东话的“翻译”帮助自己听懂普通话,那么该被告人的“辩护权”等合法权益就会受到妨害.
根据刑诉法第九条第一款,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为“不懂方言(但懂普通话)”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费用由国家支付),那么也应当为“不懂普通话(但懂方言)”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司法公平公正.
“翻译”一词,由动词“翻译”和名词“翻译”(翻译人员)两种含义.只要懂两种语言的人就可以当“翻译”(人员).有很多人懂方言和普通话“两种语言”,所以,方言也可以提供翻译.
(2)作为法庭翻译,需要经过“回避”审查,才能决定是否可以担任翻译.自带翻译,如果没有“回避”情形,应该可以.不过这一点还有值得探讨之处.如果翻译是法庭“公用的”,答案选D没问题.而“自带翻译”供大家公用,有特殊关系的嫌疑,对其他诉讼参与人来说可能会要求回避.如果被告人一个人使用,与辩护人、代理人的地位作用差不多,那应当自费,答案选C——这是本题的难点.这种题目可议.
(3)被告人如果是外国人,当然翻译费用也要公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