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庐山由来
题目详情
庐山由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有一种传说,早在周初(大约公元前十七十六世纪),也有说在周威烈王时候(即公元前四世纪),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据说匡俗字君孝,有的书称匡裕,字子孝,也有称为匡续的.从中国传统的名与字的联义看,其名为裕,是较为合理的,俗字是误传,俗、续二字罔音,也是传闻之悦.但现在普遍流传的名字是称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为了方便,这里依照人们熟悉的称呼.此外,还有称匡俗为庐俗的,这种传说乃是因名山而臆想其人,以地名为氏,以氏为姓,倒还符合古代的惯例.至于他确切的姓氏,自然毋庸予以追究,要追究也无从着手.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了,这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为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脱匡字的讳,而改称康山.
----另一种传说,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成仙"的先生名辅,所以又称为辅山.但是老子与武王并不同时,这同样是神话故事.
----第三种传说,仍然是匡俗先生的故事,但时间较晚,情节也有些不同.说是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经同都阳令吴芮一道,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东野玉不幸中途牺牲.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封东野玉的儿子匡俗于邬阳(邬,xido音肖;邬阳为今都阳县一部分),号越庐君.越庐君匡俗,有兄弟七人,爱好道术,都到都阳湖边大山里学道求仙.这座越庐君兄弟们学道求仙的山,被人们称为庐山.
----另一种传说,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成仙"的先生名辅,所以又称为辅山.但是老子与武王并不同时,这同样是神话故事.
----第三种传说,仍然是匡俗先生的故事,但时间较晚,情节也有些不同.说是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经同都阳令吴芮一道,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东野玉不幸中途牺牲.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封东野玉的儿子匡俗于邬阳(邬,xido音肖;邬阳为今都阳县一部分),号越庐君.越庐君匡俗,有兄弟七人,爱好道术,都到都阳湖边大山里学道求仙.这座越庐君兄弟们学道求仙的山,被人们称为庐山.
看了 庐山由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介绍”三顾茅庐”的由来 2020-06-09 …
请你介绍一下成语“三顾矛庐”的由来.写简短点 2020-06-28 …
英语翻译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庐山观光游览,在你未识“庐山真面目”前,请允许我先对庐山作个简单 2020-06-28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庐山的云雾庐山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江西省九江市南,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滨。相传在 2020-07-03 …
庐山由来 2020-07-23 …
三顾茅庐的由来(20字左右)简略 2020-11-01 …
三顾茅庐的由来(50字)一定简短 2020-11-01 …
三顾茅庐的由来 2020-11-01 …
英语翻译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庐山观光游览,在你未识“庐山真面目”前,请允许我先对庐山作个简单的 2020-11-23 …
站在-------------能把庐山的云海尽收眼底A,山脚下B,半山腰C,山顶庐山云雾古往今来,人 2020-11-23 …
相关搜索:庐山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