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
|
|
解析:
(1) 率:做……表率。 (2) 均为代词,代指司马朗。A.之:助词,的;代词,他。B.为:介词,被;动词,担任。D.连词,来;介词,表原因。 (3) ③写其教育子弟治业;④写其治军以身作则;⑥写其节俭持家。 (4) 不是迁到成皋,而是黎阳。 (5) 答案:(1)我家的人,世世代代都高大。我虽然幼稚,却没有攀高的习气,少报年岁来谋求学业的早成,这不符合我的志向。 (2)太祖(曹操)征召他为司空掾属,任命他为成皋县令,因病离职,病愈后担任堂阳县长。 参考译文: 司马朗字伯达,是河内郡温县人。九岁时,有人说起他父亲称字而没有称名,司马朗说:“不尊重别人的父母,也就是不尊重自己的父母。”那个人向他道了歉。十二岁的时候,他通过经学考试被录取为童子郎。因为司马朗长得又高又壮,监考官怀疑他隐瞒了年龄,便询问他。司马朗说:“我家的人,世世代代都高大。我虽然幼稚,却没有攀高的习气,少报年岁来谋求学业的早成,这不符合我的志向。”监考官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异。 这时董卓强迫皇帝迁都长安,他自己留在都城洛阳。司马朗断定董卓必然灭亡,担心被留在洛阳,就用家中财物贿赂董卓手下管事的官员,请求放自己还乡。到家乡后对父老乡亲说:“董卓谋逆叛乱,被普天下的老百姓所仇恨,这正是忠臣义士奋发有为的时刻。我们这个郡土地同京城相连,洛阳的东边有成皋县,北临黄河,各地起义兵讨伐董卓的诸侯倘若不能进驻洛阳,就必然要在河内停留,这里实在是四分五裂的战场,极难安定,不如趁现在道路还通畅,全族人往东迁往黎阳。黎阳驻有军队,监军的官员赵威孙过去同咱们乡里有姻亲,他现在担任监营谒者,掌控有军队,足能主持一方。如果以后再有变故,慢慢观望也不晚。”父老乡亲都因怀念故土,没有人听从司马朗的,只有同县人赵咨带着家属和司马朗一起去了黎阳。过了几个月,关东地区的州郡纷纷起兵,部众达数十万人,都驻扎在荥阳和河内一带。各路将领不能统一指挥,放纵士兵烧杀抢掠,百姓死了大半。不久以后,关东的军队纷纷瓦解,太祖(曹操)和吕布在濮阳相持,司马朗于是携带家眷回到温县。这一年闹饥荒,严重到人吃人的地步。司马朗收养抚恤自己宗族的人,教育训诫同宗兄弟,不能因为世道衰败便懈怠了家业。 司马朗二十二岁时,太祖(曹操)征召他为司空掾属,任命他为成皋县令,因病离职,病愈后担任堂阳县长。他治理地方政策宽厚仁惠,不用鞭、杖等刑罚,但百姓也不犯法。以前,有些百姓被迫迁徙以充实京都,后来朝廷征调堂阳县负责造船,迁走的百姓担心司马朗不能完成使命,就互相联络,私自回来帮他。司马朗被百姓爱戴到了这种程度。他升任兖州刺史后,政策和教化得到了全面的推行,百姓都称赞他。即使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司马朗也总是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粗劣的饭食,用俭朴的生活给部下做出表率。他非常喜爱有关人伦的典籍,他的同乡李觌等人有很高的名望,可是司马朗却当众贬损他们。后来李觌等人果然败落,人们都佩服司马朗的远见卓识。 建安二十二年,司马朗与夏侯惇、臧霸等人征伐吴国。到居巢,军中流行传染病,司马朗亲自巡视军营,为士兵请医配药。不幸染病去世,时年四十七岁。(司马朗留下)遗嘱吩咐只穿粗布衣服,束发不戴冠,用普通服装殡敛。兖州人民对他十分怀念。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 2020-05-13 …
文言文阅读.伍子胥父诛于楚,子胥挟弓,身干阖闾.阖闾曰:“士之甚,勇之甚.”将为之报仇.子胥曰:“ 2020-06-16 …
阅读文言文《塞翁失马》,回答问题。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 2020-06-25 …
文言文阅读。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 2020-06-25 …
阅读文言文。元祐①初,山谷②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 2020-07-01 …
阅读文言文,按要求答题。[甲]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2020-11-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上辇过郎署,问郎署长冯唐曰:“父家安在?”对曰:“臣大父赵人,父徙代 2020-11-1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元祐初,山谷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 2020-12-04 …
阅读文言文。元祐①初,山谷②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阅 2020-12-15 …
文言文阅读。(12分)元祐①初,山谷②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