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所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以”与“以求重价”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梅 以 曲为美,直则无姿
B. 以 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C.辟病梅之馆 以 贮之
D.有 以 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2.下列句子加粗的“明”与“明告鬻梅者”中的“明”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未可 明 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 明 也
C.亦以 明 死生之大,匹夫之在重于社稷也
D.苍山负雪, 明 烛天南
3.下列各句括号中的字词是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
A.(予)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B.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盆)一完者
C.梅以(枝)曲为美,直则无姿
D.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其)诟厉
4.下列句子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①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②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 ]
A.①把(枝干)疏朗当作美,稠密就没有美态
②文人画士造成的灾祸到了酷烈的程度啊
B.①把(枝干)疏朗当作美,稠密就没有美态
②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灾祸的酷烈,竟到了这个地步啊
C.①把(枝干)稀疏当作美,稠密却没有姿态
②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灾祸的酷烈,竟到了这个地步啊
D.①把(枝干)稀疏当作美,稠密却没有姿态
②文人画士造成的灾祸到了酷烈的程度啊
5.产生“江浙之梅皆病”的根本原因是
[ ]
A.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B.蠢蠢求钱之民
C.文人画士
D.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6.对这篇短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本文的第一段揭示了产生病梅的根源,第二段表明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第三段写作者辟馆疗梅的苦心。
B.本文用词十分准确、形象,还用了较多的整齐、富有感情色彩的语句。
C.本文以梅喻人,借梅议政,表达了对封建统治阶级压抑、摧残人才的强烈愤慨。
D.作者坚信,只要自己坚持斗争,一定能够挽回人才严重遭受扼杀的局面。
解析:
1.C(表示目的连词,相当于“来”) 2.A(B作“聪明”,C作“阐明”,D作“光”,A作“公开”) 3.B(“盆”应是“梅”) 4.B 5.C(扣住根本原因) 6.D
英语翻译自《吕氏春秋·离谓》洧水甚大,郑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尸,富人请赎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邓析 2020-06-24 …
洧水甚大,郑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死者富人赎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邓析.邓析曰:“安之人必莫之卖矣.”得 2020-06-2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 2020-06-27 …
“祭以尉首”、“必以情”、“必以信”、“必以分人”四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有何不同?"必以信"与" 2020-06-30 …
汉朝时期设置的管辖西域的最早和最高的行政机构分别是()A.僮仆都尉、西域都护府B.西域都护府、C. 2020-06-3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吴山图》记归有光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 2020-07-0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吴山图》记归有光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 2020-07-0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吴山图记归有光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①,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 2020-07-01 …
《武侠》2009年02月《开唐》:“邓远公眯起眼,一字字照着那纸上念道:‘边庭之事,国之重务也……自 2020-11-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 2020-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