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山居杂颂饶节①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②明。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注①饶节(1065~1120年),字德操,一字次守。抚州临川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山居杂颂
饶节
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明。
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
【注】①饶节(1065~1120年),字德操,一字次守。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中年出家,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陆游谓其诗为“近时僧中之冠”。②衮衮,旋转翻滚的样子。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2)这首诗在写景时运用了哪些方法?请简要说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明”,“ 立听溪声”, 独立溪边倾听流水的声音,表明作者很有闲情,悠然自得,心情闲适,沉迷于美好的山景.“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小舟独自横在水中无人渡水,溪对面的黄牛犊转过头鸣叫,展现一幅恬静优美的自然画面,映衬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情.
(2)“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明”,前一句是溪水流动,是通过听觉听到的动景,后一句是作者看到的,是视觉看到的静景.这里就动静结合、视听结合.“溪边小立听溪声,隔溪黄犊转头鸣”,连“溪声、牛鸣”都听得如此真切,说明山野的安静,这里有以动衬静.另外观察的时候,从小溪到木桥,再到对岸,由近及远,这是从空间上合理安排顺序.
 
答案:
(1)①诗人独立溪边倾听流水的声音,沉迷于美好的山野之中,不知不觉日光已照到了小溪中央.②表达出诗人热爱山居生活、超然自得的感情.(5分)
(2)①动静结合:静态的独木桥与动态的流水、滚动的波光相映.
     ②以动衬静,潺潺的流水声、牛犊的低鸣更显出山野的宁静.
     ③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溪流、木桥、无人出自视觉,水声、牛鸣来自听觉.
     ④合理安排空间顺序.从小溪到木桥,再到对岸,由近及远.
 
赏析:
    “山居”,固然就是居住于山水之间;“颂”,那么必然是对这大自然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描写溪水流动的声音和太阳倒映在溪水中央的明亮,小舟独自横在水中无人渡水,溪对面的黄牛犊转过头鸣叫,展现一幅恬静优美的自然画卷,表达诗人悠然自得恬淡闲适的心情.
    此诗特点是绘形绘色(声色结合)和白描.声音方面描写了溪水流动和牛犊鸣叫,景色方面描写了阳光和独木,生动形象,使读者身临其境.用语平易却含蓄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