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所示.侦测期间植物有时有照光(固定的光照强度),有时则是处于完全黑暗中,测得连续60分钟
题目详情
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所示.侦测期间植物有时有照光(固定的光照强度),有时则是处于完全黑暗中,测得连续60分钟内氧气浓度变化的结果如B所示曲线(液滴移动距离已换算为ppm).

(1)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在___分钟测定时间点,装置内的氧气浓度为250ppm.
(2)在最初10分钟时段,瓶内植物进行___作用.在第40分钟时,植物(有/没有)光照,你的判断理由是___.
(3)在实验过程中某段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___(A.15-35/B.40-60)分钟时间段内获得的.
(4)如果该植物后30分钟的呼吸速率平均值与前20分钟呼吸速率平均值相同,则该植物后30分钟内真正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为___×103 ppm/小时.
(5)该植物在某时间段内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两者之间存在以下的联系,其中甲~戊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相关物质,请据图C回答:
①物质物质d表示___,过程丙进行的部位是___.
②在过程甲~戊中,能产生ATP的有___.
(6)有些植物的部分细胞能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则根据无氧呼吸过程分析下列三者含有的能量大小关系:1mol葡萄糖>2mol丙酮酸___2mol乳酸(>、<、=).
(7)已知生长素在X、Y两种浓度下对该植物茎段生长的影响均为促进作用,且X浓度促进作用明显大于Y浓度,又已知X浓度不是最适浓度,假设最适浓度为Z,则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有___种可能.

(1)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在___分钟测定时间点,装置内的氧气浓度为250ppm.
(2)在最初10分钟时段,瓶内植物进行___作用.在第40分钟时,植物(有/没有)光照,你的判断理由是___.
(3)在实验过程中某段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
… | -29 | -15 | 0 | +18 | +35 | … |
(4)如果该植物后30分钟的呼吸速率平均值与前20分钟呼吸速率平均值相同,则该植物后30分钟内真正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为___×103 ppm/小时.
(5)该植物在某时间段内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两者之间存在以下的联系,其中甲~戊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相关物质,请据图C回答:
①物质物质d表示___,过程丙进行的部位是___.
②在过程甲~戊中,能产生ATP的有___.
(6)有些植物的部分细胞能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则根据无氧呼吸过程分析下列三者含有的能量大小关系:1mol葡萄糖>2mol丙酮酸___2mol乳酸(>、<、=).
(7)已知生长素在X、Y两种浓度下对该植物茎段生长的影响均为促进作用,且X浓度促进作用明显大于Y浓度,又已知X浓度不是最适浓度,假设最适浓度为Z,则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有___种可能.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题意知,二氧化碳缓冲液为小室提供二氧化碳,由于光照强度固定,故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从图B中可知,氧气浓度先降低,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故在20-30分钟测定时间点,装置内的氧气浓度为250ppm.
(2)在最初10分钟时段,氧气含量下降,瓶内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作用,在第40分钟时,由于氧气含量增加,说明O2的生成大于O2消耗,植物体有光照.
(3)表格数据表明,光合速率逐渐增强,大于呼吸速率,对应在B图曲线的40-60分钟时间段内获得的.
(4)前20分钟每分钟呼吸速率=(1750-250)÷20=75,后30分钟每分钟的净光合速率速率=(2500-250)÷30=75,则该植物后30分钟内真正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75+75=150,换算成小时=150×60=9000.
(5)①物质d是二氧化碳,过程丙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进行的部位是线粒体内膜;
②图中产生ATP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及光反应阶段,暗反应过程不产生ATP,需要消耗ATP.故在过程甲~戊中,能产生ATP的有甲丙丁戊.
(6)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放能,第二阶段加氢还原反应,2mol乳酸比2mol丙酮酸多于第一阶段放出的[H].
(7)生长素对植物的促进作用具有双重性.故可能的关系有:x浓度>z浓度>y浓度;z浓度>x浓度和>y浓度;y浓度>z浓度>x浓度;y浓度>x浓度>z浓度.
故答案为:
(1)温度 20和30
(2)有氧呼吸 因为在该时段,植物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或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或O2的生成大于O2消耗)
(3)B
(4)9
(5)①CO2 线粒体内膜 ②甲丙丁戊
(6)<
(7)4
(2)在最初10分钟时段,氧气含量下降,瓶内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作用,在第40分钟时,由于氧气含量增加,说明O2的生成大于O2消耗,植物体有光照.
(3)表格数据表明,光合速率逐渐增强,大于呼吸速率,对应在B图曲线的40-60分钟时间段内获得的.
(4)前20分钟每分钟呼吸速率=(1750-250)÷20=75,后30分钟每分钟的净光合速率速率=(2500-250)÷30=75,则该植物后30分钟内真正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75+75=150,换算成小时=150×60=9000.
(5)①物质d是二氧化碳,过程丙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进行的部位是线粒体内膜;
②图中产生ATP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及光反应阶段,暗反应过程不产生ATP,需要消耗ATP.故在过程甲~戊中,能产生ATP的有甲丙丁戊.
(6)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放能,第二阶段加氢还原反应,2mol乳酸比2mol丙酮酸多于第一阶段放出的[H].
(7)生长素对植物的促进作用具有双重性.故可能的关系有:x浓度>z浓度>y浓度;z浓度>x浓度和>y浓度;y浓度>z浓度>x浓度;y浓度>x浓度>z浓度.
故答案为:
(1)温度 20和30
(2)有氧呼吸 因为在该时段,植物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或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或O2的生成大于O2消耗)
(3)B
(4)9
(5)①CO2 线粒体内膜 ②甲丙丁戊
(6)<
(7)4
看了 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环境监测小组的王霞同学,为了研究黄河水的含沙量,需要测定黄河水的密度.她用一个质量为1.5kg的 2020-05-15 …
(4分)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如下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来测小车的加速度,由 2020-05-16 …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给小鼠喂养某种食物后,在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了来自该食物的微小RNA,这种RNA 2020-05-17 …
下图是某校的天文观测小组某日进行实地测量得到的资料:当校园内的影子最短时,北京时间是13时,夜晚精 2020-06-16 …
如图,是药品研究所所测得的某种新药在成人用药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y(微克/毫升)用药后的时间x(小 2020-06-18 …
某化学研究小组某化学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样品进行了研究、称取石灰石样品8克、把40克稀盐酸分四次加入 2020-06-26 …
下面是某研究小组开展的“猪血浆某白蛋白的提取及分子量测定”研究,请协助完成有关问题:材料仪器:新鲜 2020-06-28 …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给小鼠喂养某种食物后,可在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来自该食物的微小RNA,这种RNA 2020-07-15 …
一研究小组测定了某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来调查其水质状况.回答下列问题:(1 2020-11-28 …
某校高一年级课题研究,其中对超市盈利研究的有200人,对有关测量研究的有150人,对学习方法研究的有 2020-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