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回答关于“生命的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方面的问题Ⅰ、下面是有关植物代谢活动的简图.图1表示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1)图1中乙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是
题目详情
回答关于“生命的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方面的问题
Ⅰ、下面是有关植物代谢活动的简图.图1表示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
(1)图1中乙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是____ .
(2)图1甲过程中,B物质是____ ;乙过程中,A被利用发生的场所是____ ,在①②③④过程中消耗ATP的过程是____ .
(3)将番茄装在密闭容器中,一直给予适宜温度和光照.通入 14 CO 2 ,当反应时为0.5s时, 14 CO 2 出现在糖类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反应____ (条件)来探究CO 2 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该实验运用了____ 技术.若改变某实验条件发现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快速升高,此时改变的实验条件最可能是____ .
Ⅱ、图2表示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2-A所示).
(4)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2-B所示曲线.装置刻度管中的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 点.
(5)在实验过程中的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____ 段获得的.与b点相比,a点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 .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____
Ⅲ、在一定光照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浓度的CO2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CO 2 的浓度与变化量
(1)若A植物与B植物的受光总面积分别是1.2m 2 、2.5m 2 ,在CO 2 浓度为20mg/L的环境中,先光照13小时,再黑暗11小时,则一天中A植物比B植物少增重____ g葡萄糖(相对原子量:C-12,O-16,H-1.取小数点后两位).
Ⅰ、下面是有关植物代谢活动的简图.图1表示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

(1)图1中乙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是____ .
(2)图1甲过程中,B物质是____ ;乙过程中,A被利用发生的场所是____ ,在①②③④过程中消耗ATP的过程是____ .
(3)将番茄装在密闭容器中,一直给予适宜温度和光照.通入 14 CO 2 ,当反应时为0.5s时, 14 CO 2 出现在糖类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反应____ (条件)来探究CO 2 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该实验运用了____ 技术.若改变某实验条件发现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快速升高,此时改变的实验条件最可能是____ .
Ⅱ、图2表示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2-A所示).
(4)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2-B所示曲线.装置刻度管中的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 点.
(5)在实验过程中的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
… | 24 | 29 | 32 | 34 | … |
Ⅲ、在一定光照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浓度的CO2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CO 2 的浓度与变化量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外界CO 2 的浓度(mg/L) | CO 2 饱和时外界CO 2 的浓度(mg/L) | CO 2 饱和时植物吸收CO 2 的量(mg/100cm 2 叶?小时) | 黑暗条件下植物释放CO 2 的量(mg/100cm 2 叶?小时) | |
A植物 | 4 | 10 | 6 | 4 |
B植物 | 8 | 18 | 10 | 8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专题: 分析:1、分析图1:(1)甲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①表示暗反应过程;②表示光反应过程;其中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2)乙表示呼吸作用的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其中C表示二氧化碳.2、分析图2,图A是密闭装置,内有二氧化碳缓冲液,说明实验过程中二氧化碳浓度始终不变,因此刻度移动表示是氧气的变化量.液滴移到最右边,此时一天中储存氧气最多,图B中g点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超过该点将消耗氧气,所以g点时储存氧气最多.由数据可知,相同的时间刻度变化越来越小,说明释放的氧气量在减少,对应图B中de段或fg段.3、分析表格,根据在CO2浓度为20mg/L的环境中A植物与B植物CO2饱和和植物净吸收的CO2的量=光下植物吸收CO2的量-黑暗条件下植物释放CO2的量分析. Ⅰ、(1)图中乙生理过程属于有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2)甲过程是暗反应阶段,发生的反应是a.CO2的固定:CO2 +C5酶2C3、b.CO2的还原:2C3酶(CH2O)+C5 +H2O,所以B物质二氧化碳;A物质是水的光解的产物氧气,用于呼吸作用的第三阶段,氧化还原氢,场所是线粒体内膜;在①②③④过程中只有①暗反应阶段消耗ATP.(3)根据“通入14CO2,当反应时间为0.5s时,14C出现在三碳化合物中;反应时间为5s时,14C出现在糖类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当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时,导致二氧化碳的固定反应减弱,所以消耗的五碳化合物的量减少,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反应不变,导致五碳化合物的生成量不变,所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导致五碳化合物的含量上升.Ⅱ、(4)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动是由氧气的增减造成的,只在有氧气释放,液滴就会右移.图B中g点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超过该点将消耗氧气,所以g点时储存氧气最多.(5)表格中数据表明,氧气的产生速率在逐渐减小,在B曲线上所对应的区段是de和fg.A点氧气吸收减少,与夜晚温度低有关.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还需要测定出呼吸速率,具体做法是设置A装置完全相同的C装置,将C装置遮光放在与A相同的环境条件下.Ⅲ、(1)由表格可知,在CO2浓度为20mg/L的环境中,A植物与B植物CO2均饱和.100cm2叶一天中A植物净吸收的CO2的量为6×13-4×11=34mg,1.2m2叶一天中A植物净吸收的CO2的量为120×34=4080mg=4.08g.100cm2叶一天中B植物净吸收的CO2的量为10×13-8×11=42mg,2.5m2叶一天中B植物净吸收的CO2的量为250×42=10500mg=10.5g.则一天中A植物比B植物少吸收的CO2的量为10.5-4.08=6.42g.由于每消耗6摩尔CO2产生1摩尔葡萄糖,因此一天中A植物比B植物少增重的葡萄糖量=6.42×180÷(6×44)=4.38g.故答案为:Ⅰ、(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CO2 线粒体内膜 ①(3)反应时间 同位素标记法 降低CO2的浓度(或CO2的浓度)Ⅱ、(4)18(或g)(5)De(或fg) a点时刻温度较低 对照实验:设置如A一样的装置C,将C遮光放在和A相同的环境条件下Ⅲ、(1)4.38 点评: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两者的联系.考查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难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净光合作用速率=真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
看了 回答关于“生命的物质变化与能...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呼吸全过程包括四个环节,(一)与之间的气体 2020-04-07 …
线形代数中的初等矩阵变换问题1.是不是求解方程组的时候不需要进行列变换,只要行变换就够了?2.是不 2020-04-26 …
看看这个方程组的J迭代法是否收敛?2(x1)+(x2)+4(x3)=6(x1)+4(x2)+(x3 2020-05-15 …
下图为描述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表示肺泡里气体交换过程的是 2020-05-17 …
试用自变量变换x=sint变换方程:(1-x^2)y''-xy'+a^2y=0(a为实数)答案是( 2020-06-12 …
三角换元法求不定积分倒数第三行的步骤我看不懂老师说根据二倍角公式把cos²t换了,我就换成了(1+ 2020-08-03 …
已知关于的方程x2+ax+b=0(b≠0)与x2+cx+d=0都有实数根,若这两个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公 2020-11-01 …
下图是根对矿质元素离子交换吸附实验步骤的图解(数字为步骤的代号),试说明:(1)实验过程中两次发生交 2020-11-05 …
设进程P共有8页,程序访问的顺序为7,0,1,2,0,3,0,4,2,3,0,3,2,1,2,0,1 2020-12-28 …
如图是人体内组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全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作答:(1)图中“一”表示的气体交换过 2021-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