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与世界局势的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5月4日下午,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

题目详情
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与世界局势的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月4日下午,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6月3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6月28日和会对德和约签字,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此次全体会议,没有在该项和约上签字!
--金冲及《二十世纪史纲》
(1)找出材料一中能够反映中国人坚决拒绝屈辱外交的具体史实。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一贯坚持的外交方针,指出其出台时国际关系的背景。
材料三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60年代末,中国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几乎不参加任何国际组织。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直到80年代,中国对国际社会只是谨慎和有限的参与。而到90年代中期,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达600多个。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国际社会态度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国内外因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的史实,依据材料一的描述可知,史实有学生罢课,提出“还我青岛”等反帝口号;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第一小问的方针,依据材料二的描述可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第二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二“1949年”、“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结合当时国际形势可知,背景是“冷战”局面业已开始(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
(3)第一小问的趋势,依据材料三“中国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几乎不参加任何国际组织”、“中国对国际社会只是谨慎和有限的参与”可以得出从游离于国际社会(或国际社会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20世纪80、90年代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可知,原因有国内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需要;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化和理性(或国人观念的改变).国际是两极格局瓦解,和平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
故答案为:
(1)学生罢课,提出“还我青岛”等反帝口号;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特点:“冷战”局面业已开始(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
(3)变化趋势:从游离于国际社会(或国际社会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
原因:①国内: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需要;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化和理性(或国人观念的改变).
②国际:两极格局瓦解,和平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
看了 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与世界局势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上面一个“十”,下面两个点,这个被简化的字指的哪个字?五六十年代的档案中发现有些字被简化得很不规范  2020-04-06 …

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中唱到“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  2020-06-26 …

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中唱到“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  2020-06-26 …

我国北方50年代共发生大范围是强沙尘暴灾害5次,六十年代八四七食年代十三次八十年代时14次90年代  2020-06-27 …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  2020-07-02 …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介绍西方时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  2020-07-02 …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介绍西方时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  2020-07-02 …

巴金先生的《家》以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祖孙两代的矛盾冲突为线索,控诉了封建制度  2020-07-06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洲是改革的年代,东西欧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改革。试结合各自的社会背景简要分  2020-11-24 …

与列强19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动的侵华战争不同,19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侵华战争与列强19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动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