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孔子劝学文章: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学问家,传说他有弟子三千.三千弟子中,最出名的有七十二人,而这七十二人中最有名的要数子路了.其实,子路并不是一开始就虚心好学的.他跟孔子学习一
题目详情
孔子劝学
文章: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学问家,传说他有弟子三千.三千弟子中,最出名的有七十二人,而这七十二人中最有名的要数子路了.
其实,子路并不是一开始就虚心好学的.他跟孔子学习一段时间之后,觉得自己天资聪颖,而且学识已经足够渊博,尽管和孔子相比,略逊一筹,但和其他人相比,却还是佼佼者,所以他就自认为不需要再刻苦学习了.
有一天,子路和孔子出游,途径南山,看见山上竹林青翠茂盛,子路就问孔子说;“南山上的竹子并没有人去管它,却长得如此青翠茂盛.而且,人们把它砍下了做成竹剑可以射穿犀牛的皮.老师,是不是一个人不学习,也可以成材呢?”
孔子看了一眼子路,目光温和而又略带几分严厉,沉思片刻,然后严肃地说;“如果把砍下来的竹子尾端装上羽毛,前端再装上锋利的箭头,然后再用它射犀牛,不是会射得更深吗?”
子路听了老师的话,立刻意识到自己的浅薄无知,狂妄自大,立刻面色通红,羞愧难当.
从此以后,子路便虚心地向有学问的人学习,终于成为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当然也就成为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1、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孔子看了一眼子路,目光温和而又略带几分严厉,沉思片刻,然后严肃地说;“如果把砍下来的竹子尾端装上羽毛,前端再装上锋利的箭头,然后再用它射犀牛,不是会射得更深吗?”
2、子路听了孔子的话后为什么会立刻面色通红、羞愧难当?你从孔子的话中又明白了什么?
文章: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学问家,传说他有弟子三千.三千弟子中,最出名的有七十二人,而这七十二人中最有名的要数子路了.
其实,子路并不是一开始就虚心好学的.他跟孔子学习一段时间之后,觉得自己天资聪颖,而且学识已经足够渊博,尽管和孔子相比,略逊一筹,但和其他人相比,却还是佼佼者,所以他就自认为不需要再刻苦学习了.
有一天,子路和孔子出游,途径南山,看见山上竹林青翠茂盛,子路就问孔子说;“南山上的竹子并没有人去管它,却长得如此青翠茂盛.而且,人们把它砍下了做成竹剑可以射穿犀牛的皮.老师,是不是一个人不学习,也可以成材呢?”
孔子看了一眼子路,目光温和而又略带几分严厉,沉思片刻,然后严肃地说;“如果把砍下来的竹子尾端装上羽毛,前端再装上锋利的箭头,然后再用它射犀牛,不是会射得更深吗?”
子路听了老师的话,立刻意识到自己的浅薄无知,狂妄自大,立刻面色通红,羞愧难当.
从此以后,子路便虚心地向有学问的人学习,终于成为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当然也就成为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1、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孔子看了一眼子路,目光温和而又略带几分严厉,沉思片刻,然后严肃地说;“如果把砍下来的竹子尾端装上羽毛,前端再装上锋利的箭头,然后再用它射犀牛,不是会射得更深吗?”
2、子路听了孔子的话后为什么会立刻面色通红、羞愧难当?你从孔子的话中又明白了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把砍下来的竹子尾装上羽毛,前端再装上锋利的箭头,然后再用它射犀牛,会射得更深.
2,因为子路轻视学习,人不能光凭天资,还要勤奋学习,多加实践,才能提高自我
2,因为子路轻视学习,人不能光凭天资,还要勤奋学习,多加实践,才能提高自我
看了 孔子劝学文章:孔子是我国古代...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弟子说:咸得发苦.禅师又把更多 2020-05-13 …
我说一个故事你们帮我写成一篇小短文写好一点有一次弟弟在家肚子疼我给爸妈打电话说弟弟肚子疼爸妈就带弟 2020-05-17 …
为便于存储和处理一般树结构形式的信息,常采用孩子一兄弟表示法将其转换成二叉树(左子关系表示父 2020-05-26 …
对于一般的树结构,可以采用孩子一兄弟表示法,即每个结点设置两个指针域,一个指针(左指针)指示当 2020-05-26 …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 2020-06-07 …
一位禅师一群弟子的作文描述: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写一篇800字的作文一位禅师,一群弟子.一天,禅师要 2020-06-19 …
大家看看这篇作文怎么立意?禅师有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让弟子喝,弟子说:咸的 2020-06-19 …
求一作文立意一位老和尚,他的身边有一帮弟子,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柴,弟子们要靠近河时看见洪求 2020-06-19 …
英语翻译翻译下文: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 2020-06-30 …
体现了什么道理?写作文时往那方面写?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 2020-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