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真正的大师1994年,钱钟书住进医院,缠绵病榻,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不久,女儿钱瑗因病住院,与钱钟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当时80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辛苦异常。钱钟书
谁是真正的大师
1994年,钱钟书住进医院,缠绵病榻,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不久,女儿钱瑗因病住院,与钱钟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当时80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辛苦异常。
钱钟书已病到不能进食,只能靠鼻饲,医院提供的匀浆不适宜吃,杨绛就亲自来做,做各种鸡鱼蔬菜泥,炖各种汤,鸡胸肉要剁得一根筋都没有,鱼肉一根小刺都不能有。
“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1997年,被杨绛称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去世。
一年后,钱钟书临终,一眼未合好,杨绛附在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肃然起敬。“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当年已近90高龄的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2003年,《我们仨》出版问世,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而时隔4年,96岁高龄的杨绛又意想不到地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被评论家称赞:“96岁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
钱钟书留下的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多达7万余页,也被杨绛接手过来,整理得井井有条,陆续出版了3卷《容安馆札记》,178册外文笔记,20卷的《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
杨绛的亲戚讲,她严格控制饮食,少吃油腻,喜欢买了大棒骨敲碎煮汤,再将汤煮黑木耳,每天一小碗,以保持骨骼硬朗。她还习惯每日早上散步、做大雁功,时常徘徊树下,低吟浅咏,呼吸新鲜空气。
高龄后,她改为每天在家里慢走7000步,直到现在还能弯腰将手碰到地面,腿脚也很灵活。当然更多的秘诀来自内心的安宁与淡泊。
杨绛有篇散文名为“隐身衣”,文中直抒她和钱钟书最想要的“仙家法宝”莫过于“隐身衣”,隐于世事喧哗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生活中的她的确几近“隐身”,低调至极,几乎婉拒一切媒体的采访。
2004年《杨绛文集》出版,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筹划其作品研讨会,杨绛打了个比方风趣回绝:“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以全家3人的名义,将高达800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90岁寿辰时,她专门躲进清华大学招待所住了几天“避寿”。
她早就借翻译英国诗人兰德那首著名的诗,写下了自己无声的心语:“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1.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文题“谁是真正的大师”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画线句运用的是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在描述过程中引用了诸多数字。请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内容真切,感人至深。细读全文,文中哪些地方令你特别感动?请简要说出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以英国诗人兰德的诗作结,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钱钟书先生作为一代文豪,自然称得上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师”;而作为悉心陪伴并照料钱钟书一生的杨绛,在钱钟书病逝后,尽管已近90高龄,但仍笔耕不辍,不仅推出了《走到人生边上》的散文集,而且整理出版了钱钟书留下的大量手稿与中外文笔记,其精神可嘉,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贡献有目共睹,可谓名副其实的“大师”。
2.细节描写;突出杨绛的细心与不辞劳苦,表现了她对钱钟书真挚的爱。
3.示例:“陆续出版了3卷《容安馆札记》,178册外文笔记,20卷的《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通过具体数字,准确地说明了杨绛整理出版的钱钟书留下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的有关情况,使文章内容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4.示例:尽管已经80多岁了,但杨绛不辞劳苦,奔波于大半个北京,悉心照顾病重的丈夫和女儿;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以全家3人的名义,将高达800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5.借此形象地点明了杨绛90多岁高龄仍坚持工作的秘诀,升华文章的主旨,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
爸爸妈妈去买菜,每小时走4km,出发10分钟后,儿子发现天阴要下雨,要在4分钟内将雨衣送到,问儿子 2020-05-13 …
请求电影名称女主角怀上了一个异形和人的结合。而异形的血有超强腐蚀,而对于女主角无效,最终女主角把她 2020-06-17 …
2013山东公务员97题选哪个97.研究发现,如果开饭时间晚了几分钟.人类的婴儿就会大声哭叫,而对 2020-07-03 …
父亲在儿子读书的学校教书,每天父子二人步行去学校,父亲每分钟比儿子多走20米,30分钟后父亲到学校 2020-07-09 …
父子二人在同一个工厂上班,父亲从家里走到工厂需要30分钟,儿子走这段路程只需要20分钟.一天,父亲比 2020-11-13 …
孩子上幼儿园大班,有没有作业呀?如题,现在,我家情况是,儿子上大班了,每天都有作业,可怜小人儿,又不 2020-11-14 …
一家五口人要过独木桥他们要在三十分钟前走完小儿子1分钟大儿子3分钟妈妈6分钟爸爸8分钟老人12分钟每 2020-11-25 …
妈妈和儿子跑步。妈妈跑一圈要用8分钟,儿子跑一圈要用12分钟。如果儿子和妈妈同时起泡,至少多少分钟后 2020-12-14 …
父亲和儿子都在某厂工作,他们从家里出发步行到工厂,父亲用40分钟,儿子用30分钟.如果父亲比儿子早5 2020-12-17 …
李刚在儿子读书的学校工作.一天,父子二人同时从家步行去学校,李刚每分钟比儿子多走20米,30分钟后李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