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学不师受,友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①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日:”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②.人皆奇其才,畏其笔。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叟孤飘坎攥,未有仕路,遂入汉中。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授叟末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日:“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注】:①探赜(zé):探索深奥的道理。②鄙黩:轻贱,侮慢。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鲜有屈焉 屈:屈辱
B.鸠鸠率僧旅 鸠:聚合
C.将加大辟 大辟:死刑
D.遗其珍物 遗:赠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
A.其唯《易》乎 其意之所悟
B.拂衣而出 倚歌而和之
C.遂得免焉 风雨兴焉
D.复还于蜀 且贰于楚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胡叟与友人的交谈,显示出他对经典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时那些缺乏真才实学的读书人的不屑。
B.文章叙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见的过程,刻画出他言辞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己的性格特征。
C.文章通过为别人解难一事的叙述,赞美胡叟敢为他人仗义执言但又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D.胡叟聪敏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②吾为德请,财何为也?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①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日:”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②.人皆奇其才,畏其笔。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叟孤飘坎攥,未有仕路,遂入汉中。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授叟末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日:“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注】:①探赜(zé):探索深奥的道理。②鄙黩:轻贱,侮慢。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鲜有屈焉 屈:屈辱
B.鸠鸠率僧旅 鸠:聚合
C.将加大辟 大辟:死刑
D.遗其珍物 遗:赠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
A.其唯《易》乎 其意之所悟
B.拂衣而出 倚歌而和之
C.遂得免焉 风雨兴焉
D.复还于蜀 且贰于楚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胡叟与友人的交谈,显示出他对经典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时那些缺乏真才实学的读书人的不屑。
B.文章叙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见的过程,刻画出他言辞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己的性格特征。
C.文章通过为别人解难一事的叙述,赞美胡叟敢为他人仗义执言但又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D.胡叟聪敏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②吾为德请,财何为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句译为:很少有被折服(的时候).屈:被折服.
(2)B 表顺承.A、是…还是…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难道.C、了(语助词)∕于此(兼词).D、到∕对.
(3)D“得罪了京兆尹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错,胡叟“仕途受阻,一生坎坷”与京兆韦祖思无关,从第二段文字可以看出,他得罪了韦祖思,韦祖思并未怎样他,原文“祖思固留之”.
(4)①风化,风俗民情;隐匿名行,不露姓名,隐藏行踪;见知,看见并认出.译为: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
②德,德行;请,请命;财,拿钱财;何为,干什么.译为: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
答案:
(1)A
(2)B
(3)D
(4)①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
②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
译文:
胡叟,字叫伦许,是安定临泾人.他的上代有做官之人,(他的姓)是西夏大姓.胡叟小时候很聪明,年近十三岁,辨析疑难解释事理,在乡国闻名,他心里所领悟的(事理),同成年人辩驳,很少有被折服(的时候).他所学的知识没有经过名师传授,友人劝他,胡叟说:“先圣的言论,精义传神的地方,它只有《易》吗?(我)还是认为值得思考的地方过半.末世迂腐的读书人,略微转变刚柔的地位,哪里有探索深奥的道理没有征兆的呢?接近真理的精义,不一定在今世了.”等到他博览群书,再次用眼睛精读,都能在口中背诵出来.(胡叟)喜欢写文章,既善于写典雅的词句,又精通通俗的词句.因为姚政将衰,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当时的京兆尹韦祖思,很少读典章,蔑视当时的人,知道胡叟到此地,宣召他与他见面.祖思像平常对待一般的读书人那样,招待胡叟很轻慢.胡叟略微与祖思说了几句天气冷热的话,就拂衣而出来了.祖思坚决挽留胡叟,说:“正想同你谈论天人的时候,为什么急匆匆地要回去呢?”胡叟回答说:“谈论天人的人大概消亡很久了,同你互相了解,何必像这样夸耀自己啊.”于是不落坐就离开了.到了主人家,为韦、杜二族作赋,一夜就写完成,当时他年龄十八岁.他的文章记述前人的记载,不违背旧美,叙述中世之事,有调和当时的事,然而不涉及轻贱侮慢之词.人们都以他的才华为奇,害怕他犀利的文笔.世人还传诵他的文章,认为(他的文章)纯属玩笑不庄重.
胡叟孤身飘零困顿不得志,没有做官入仕的路,于是进入汉中.刘义隆时梁、秦二州的刺史冯翊(yì)吉翰,认为胡叟是才士,对他相当地礼待.授予胡叟辅佐之职,不适合(胡叟)的志向.没有多久,吉翰调往益州做官,胡叟随他进入蜀地,时常被豪俊所尊崇.当时蜀地的和尚法成,聚集带领僧兵,(人数)差不多达到千人,铸造丈六高的金像.刘义隆憎恨法成聚众,将对他施加杀头刑罚.胡叟听到这件事,马上赶赴丹阳,开口申诉法成的好事,于是法成得以免罪.又返回到蜀地.法成感激胡叟,赠送胡叟珍贵的物品,价值千余匹绸.胡叟对法成说:“纬萧是什么人,能舍弃明珠?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一点也不接受法成所赠的礼物.
(2)B 表顺承.A、是…还是…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难道.C、了(语助词)∕于此(兼词).D、到∕对.
(3)D“得罪了京兆尹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错,胡叟“仕途受阻,一生坎坷”与京兆韦祖思无关,从第二段文字可以看出,他得罪了韦祖思,韦祖思并未怎样他,原文“祖思固留之”.
(4)①风化,风俗民情;隐匿名行,不露姓名,隐藏行踪;见知,看见并认出.译为: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
②德,德行;请,请命;财,拿钱财;何为,干什么.译为: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
答案:
(1)A
(2)B
(3)D
(4)①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
②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
译文:
胡叟,字叫伦许,是安定临泾人.他的上代有做官之人,(他的姓)是西夏大姓.胡叟小时候很聪明,年近十三岁,辨析疑难解释事理,在乡国闻名,他心里所领悟的(事理),同成年人辩驳,很少有被折服(的时候).他所学的知识没有经过名师传授,友人劝他,胡叟说:“先圣的言论,精义传神的地方,它只有《易》吗?(我)还是认为值得思考的地方过半.末世迂腐的读书人,略微转变刚柔的地位,哪里有探索深奥的道理没有征兆的呢?接近真理的精义,不一定在今世了.”等到他博览群书,再次用眼睛精读,都能在口中背诵出来.(胡叟)喜欢写文章,既善于写典雅的词句,又精通通俗的词句.因为姚政将衰,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当时的京兆尹韦祖思,很少读典章,蔑视当时的人,知道胡叟到此地,宣召他与他见面.祖思像平常对待一般的读书人那样,招待胡叟很轻慢.胡叟略微与祖思说了几句天气冷热的话,就拂衣而出来了.祖思坚决挽留胡叟,说:“正想同你谈论天人的时候,为什么急匆匆地要回去呢?”胡叟回答说:“谈论天人的人大概消亡很久了,同你互相了解,何必像这样夸耀自己啊.”于是不落坐就离开了.到了主人家,为韦、杜二族作赋,一夜就写完成,当时他年龄十八岁.他的文章记述前人的记载,不违背旧美,叙述中世之事,有调和当时的事,然而不涉及轻贱侮慢之词.人们都以他的才华为奇,害怕他犀利的文笔.世人还传诵他的文章,认为(他的文章)纯属玩笑不庄重.
胡叟孤身飘零困顿不得志,没有做官入仕的路,于是进入汉中.刘义隆时梁、秦二州的刺史冯翊(yì)吉翰,认为胡叟是才士,对他相当地礼待.授予胡叟辅佐之职,不适合(胡叟)的志向.没有多久,吉翰调往益州做官,胡叟随他进入蜀地,时常被豪俊所尊崇.当时蜀地的和尚法成,聚集带领僧兵,(人数)差不多达到千人,铸造丈六高的金像.刘义隆憎恨法成聚众,将对他施加杀头刑罚.胡叟听到这件事,马上赶赴丹阳,开口申诉法成的好事,于是法成得以免罪.又返回到蜀地.法成感激胡叟,赠送胡叟珍贵的物品,价值千余匹绸.胡叟对法成说:“纬萧是什么人,能舍弃明珠?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一点也不接受法成所赠的礼物.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游褒禅山记》中的“其”“之”在各句中的所有解释各解释例句举一 2020-07-02 …
我们现在准备做个抽奖活动,从1-9个三组数中抽取3个,请问概率各多少?请问1、1到9各三个共27个 2020-07-19 …
成语归类站,每类各三个。1.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三个)2.AABC式成语:(三个)3.形容成语归 2020-07-23 …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根据下列各边的长度,判断各三角形是否是=在△ 2020-07-30 …
/p//b//t//d//k//g//n//i//r//h//w//j//tr/各写出三个单词及中文 2020-10-31 …
排列组合问题一个袋子里有红黄蓝三色球各三个,现在随意从袋中取出三个球,则有多少种结果?三种颜色的球各 2020-11-10 …
有十三篇论文送给4位专家评审,其中一人四篇,其余三人各三篇,问有多少种分送方案?[(13C4*9C3 2020-12-05 …
陈涉世家的问题为屯长,为天下唱.中为各解释为什么?徒属的属解释为什么? 2020-12-22 …
这是数奥题把1,2,3,4,5,6,7,8,9九张卡片分给甲,乙,丙,三人,每人各三张.甲说:“我的 2020-12-23 …
写出带有“叟、禺.辰、缶、元、隹”形体的字各三个或四个一定要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