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薯忆》,完成第13-15题。(共15分)薯忆①离开关中故乡,西行入陇,我定居兰州。每当看到踏着秋色远道赶来的亲友解开布包儿,亮出

题目详情

阅读《 薯忆 》,完成第 13-15 题。 (共 15 分)

薯 忆

离开关中故乡,西行入陇,我定居兰州。每当看到踏着秋色远道赶来的亲友解开布包儿,亮出还沾着几星泥土的紫红番薯时,我便禁不住直起目光,心头很有些“他乡遇故知”的热乎味儿。我是土生土长的关中子弟,在我的半生阅历中,红薯烙下过一些很难抹煞的印记。

家乡的红薯,是一种生命力极旺盛的庄稼。

春节刚过去,农家院落向阳的角儿上便铺起厚厚一方细碎的、半干的马粪、牛粪,粪窝里埋进年前精选出来的大个儿红薯作母体,起秧发苗。五月天急急忙忙收了麦子 闪亮的麦茬还遗留在野地里,镢头便从茬缝间掘出窝儿,墙角密匝匝簇拥起来的二尺多高的薯苗被剪成半尺长的茎节。一根根埋进窝儿里,注进一碗清凉的井水,苗儿就在田野上落住根了。

当一行行麦茬在来去倏忽的风雨里干霉腐烂时,薯秧儿也便悄悄地扯长绿蔓,巴掌形的叶儿开始覆盖地表,整个田垄由黄转绿,在悠悠南风里转换得很快。仓颉造字,将“暑”略加变化,上方加盖个草头便形迹近“薯”,似乎巧妙地概括了暑天疯长这层自然物象上的意思。

秋深了,红薯亢奋于泥土之中,胖大结实的块头硬是将沉重的黄土层拱起一个龟背,挤错开指头宽的长长的裂缝,土地大约被它挤疼了,疼得不自禁地咧开了嘴巴,薯儿那亮亮的红色,就从土缝里朝外窥视,透过地上半歪的绿髻儿窥视蓝天白云,窥视日月星辰,从湿润润的土层里睁开的是惊讶的、生疏的眸子。秋霜浇醉枫叶、染红枝头柿子的同时,也催熟了这探出头来的红薯。不经霜的红薯是不宜掘的,勉强掘出来,如咬木块而死硬,如嚼青果而微涩。一旦经霜,立即就若梨若枣,甜脆爽口。

这时节秋霜满地,我晨起上学是脚冷手冻。散学赶回家吃饭,一进屋门,正拉风箱烧饭的奶奶便从灶膛里掏一个烤红薯,红薯在洁净院落里几个蹦达弹掉了灰烬火星儿,我飞快拾进手里,烫得不行,两只染墨水的红红的小手倒来倒去,唇对住热薯吹嘘不已,原有的冻馁之气顷刻间吹散了,没有了。

在生计不很宽裕的农村,这时也正是家家户户麦子将尽而苞谷收获的换季时节,新出土的红薯总是显得那么 适时 那么 得体 。苞谷粥里掺和了剁成菱角形的红薯块儿,黄澄澄的粥儿裹定薯块,筷子夹起来抿开粥便亮出一层比纸还轻薄的红皮儿,咬破红皮便是细腻腻的黄瓤,粥儿粘糊烫嘴,薯块之香很像那刚刚炒熟出锅的山板栗。青瓷小碟儿里正有几撮绿闪闪的野菜相佐,大碗擎起,大口吸溜,食之不足却驱寒而耐饥,贪嘴过量也决不伤脾胃,在农家当然是既节俭又实惠的第一流饭食了。三十几户的小小村庄逢个刚刚揭锅的早炊时节,温馨的香味在黄叶簌簌飘坠的村巷里弥漫开来,这村庄便像秋江里一叶小舟似地悠悠然荡入了半痴半醉的境界里……这就是最后一抹秋色,最美的秋色 !

⑧红薯生长期短,贮藏期却长远,而且是搁置越久越甜脆。若是存放得法,红薯直可与翌年结下的新薯接住茬口哩,仔细些的人家,长年四季都会有鲜艳硕大的红薯待宾客,赠亲朋。国家困难时期,粮食紧缺,妈妈曾把那半窖红薯当做宝贝,精打细算,硬是让一大家子人熬过了那一大段艰难的时日

人生犹如流水,这都是渐渐遥远的往事了。我投笔从戎,远走他乡,辗转到千里外的兰州工作,一眨眼又是十年 !

⑩在兰州,红薯是罕物。 一斤红薯在关中三五分钱,在这里泥住一个盛过柴油的大铁桶烤烧个半焦半黄,香味洋溢,一斤要七角八角哩。价钱够贵了,可我只要看见,就非买不可。买一堆儿拎回去全家受用。西北偏僻地方从未见过红薯的人家,还有城市高级宾馆里动不动和珍馐佳肴打交道的人,遇见红薯 恐怕就不会有这样一种兴趣、感情。

有一天,家里来了位书法家,我们请他留下一帖横幅。他问 : “写什么话好呢 ? ”妻子说:“写什么都行,只要有‘红薯’这两个字……” 土里土气的红薯太平庸了 文雅的诗词里哪会有这两个字呢?书法家为难了,我却恍然悟到十几年的城市生活,没有磨去妻子对红薯的这份深情,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深深地感到土地在人的精神上打下的印记是有形无形的,同时也是隽永而强烈的。在我们的心中,红薯不就是那片让我们魂牵梦萦的土地吗?

(有删改)

13. 文章中作者满怀深情地回忆了与红薯相关的几件事。阅读文章第 ⑥— 段,补全下面的内容。( 5 分)                          

1 )                 

2 )                   

3 )困难时期,我们家依靠红薯渡过难关。

4 )                                      

5 )                 

14. 阅读文章第⑦段内容,揣摩作者说新出土的红薯是“适时”“得体”的原因。( 4 分)

1 ) “适时”的原因:                

2 ) “得体”的原因:                

15. 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写出自己对红薯深厚感情的。(不超过 150 字)( 6 分)

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3 .( 1 ) 小时候,我回家吃红薯解冻馁  

( 2 )换季季节,红薯成就了温馨的乡村生活。

( 4 )在兰州,我买烤红薯  

( 5 )写横幅时,要“红薯”二字

(共 5 分。 1 、 4 、 5 小题各 1 分, 2 小题 2 分)

14 . ( 1 )红薯在 麦子将尽而苞谷收获的换季时节出土。  

( 2 )使苞谷粥更可口 (或“为苞谷的降临帮衬一臂之力”,意思对即可)。

(共 4 分。每个要点 2 分)

15 . 答案示例:第⑤段中“ 红薯亢奋于泥土之中,胖大结实的块头硬是将沉重的黄土层拱起一个龟背 ”, “ 就从土缝里朝外窥视,透过地上半歪的绿髻儿窥视蓝天白云,窥视日月星辰 ”,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薯生命力旺盛,而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薯调皮、可爱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红薯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共 6 分。结合内容 2 分,红薯特点分析 2 分,情感分析 1 分,语言表达 1 分)

看了 阅读《薯忆》,完成第13-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语隐含的意思.(1)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  2020-07-01 …

小明从今年1月初起刻苦练习跳远,每个月的跳远成绩都比上一个月有所增加,而且增加的距离相同.2月份,5  2020-10-30 …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T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T  2020-11-30 …

下列各项中,与预防近视无关的是[]A.不在晚上读书写字B.读、写姿势正确C.看书1小时后远眺几分钟D  2020-12-10 …

读2本书的人数2分之1读3本书的人数3分之1问题:读2本书和3本书的人数之和读2本书的人数2分之1读  2020-12-17 …

阅读分析题。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有人说,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或许是事实。但我却  2020-12-23 …

仿写句子例:我是常常去读山的,远远的读其苍茫,近近的读其清幽,;粗读其豪放,细读其深沉.读青,读绿,  2020-12-30 …

下列关于眼睛使用和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以在摇晃的车船上阅读书籍B.患有近视眼的人看不清远  2021-01-14 …

下列关于眼睛使用和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摇晃的车船上阅读书籍B.读写时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  2021-01-14 …

我来提问请你来答:急待解决的语文阅读分析题目1:扬澜去美国采访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  2021-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