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充分吸收了Na2SiO3饱和溶液的小木条,沥干后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小木条不燃烧Na2SiO3可能防火剂B将H2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充分吸收了Na2SiO3饱和溶液的小木条,沥干后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 | 小木条不燃烧 | Na2SiO3可能防火剂 |
B | 将H2在充满Cl2的集气瓶中燃烧 | 集气瓶口上方有白烟生成 | H2、Cl2化合生成HCl |
C | 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 溶液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D | 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充分加热 | 铝不能滴落下来 | 铝熔点高,没能熔化 |
A. A
B. B
C. C
D. D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A.充分吸收了Na2SiO3饱和溶液的小木条,沥干后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小木条不燃烧,证明Na2SiO3不燃烧,可作防火剂,故A正确;
B.将H2在充满Cl2的集气瓶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在集气瓶口上方形成盐酸小液滴,则有白雾生成,故B错误;
C.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二氧化硫被氧化,表现了是还原性,不是漂白性,故C错误;
D.金属Al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的熔点高,则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不是铝的熔点高,故D错误;
故选A.
B.将H2在充满Cl2的集气瓶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在集气瓶口上方形成盐酸小液滴,则有白雾生成,故B错误;
C.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二氧化硫被氧化,表现了是还原性,不是漂白性,故C错误;
D.金属Al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的熔点高,则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不是铝的熔点高,故D错误;
故选A.
看了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炖食物时,煮熟后用大火继续加热与小火缓慢加热比较,下列说法正确()A.大火加热使水沸腾温度比小火加 2020-05-13 …
一列火车5分之3小时行了48千米.照这样计算,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3小时,相距多长?一列火车5分之3 2020-06-05 …
化学兴趣小组的小明、小刚、小军等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蜡烛火 2020-06-09 …
下列几种说法,不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小孩吃火腿肠分泌唾液B.小孩看见火腿肠分泌唾液C.小孩听到 2020-06-10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有支侦查小分队执行炸毁德国法西斯一座十分隐蔽且又戒备森严的军火库的任务,结 2020-06-20 …
小明全家到美丽的牡丹江江边野炊,请你和他们一起解决下列问题:(1)引火时小明把木柴紧密堆放,引燃后发 2020-12-04 …
下图中左图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右图是达尔文市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小题。小题1 2020-12-09 …
冰岛位于北大西洋,它由沿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冰岛有“极圈火岛”之称。结合冰岛活火山带分布图 2020-12-27 …
某人从甲地到乙地,全程的三分之一坐汽车,三分之一坐火车,三分之一骑自行车.已知汽车速度每小时30千米 2021-01-29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有支侦查小分队到德国法西斯一座十分隐蔽且又戒备森严的军火厂.上级要求小分队在 2021-0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