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图1中甲、乙分别是培养土壤中微生物的培养基的配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甲培养基中能提供氮源的物质是.(2)为了判断甲培养基是否具有筛选作用
题目详情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图1中甲、乙分别是培养土壤中微生物的培养基的配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甲培养基中能提供氮源的物质是___.
(2)为了判断甲培养基是否具有筛选作用,应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接种等量的相应浓度的土壤稀释液,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如果___,则证明该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3)如果将乙配制成固体培养基,则在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能不能分解纤维素?并简述理由.___.该培养基的主要作用是___.
(4)某研究性课题小组从土壤中分离获得了一种甲菌,对甲菌是否能产生抗生素产生了好奇.因此进行了对甲菌的探究活动.
①首先,他们想用实验室已经配置好的培养基来培养甲菌,要检测该培养基是否有杂菌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___
A.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实验桌培养 B.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窗台培养
C.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D.将已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②为获得单菌落,可采用___法将初筛菌液接种在___培养基上.
③甲菌菌落为粉白色,菌落初期呈突起絮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其菌丝白色致密,且有分生孢子,细胞核直径约1μm,初步推测为真菌.甲菌一定还具有的结构有___(多选).
A.荚膜 B.核糖体 C.拟核 D.细胞膜 E.芽孢 F.菌盖
④然后,他们将获得的甲菌落和乙、丙、丁三种致病菌进行了如图2中A图所示的操作处理,继续在同样条件下培养3天,结果观察到了如图2中的B所示现象.分析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
⑤实验结束时,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在___条件下进行彻底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以防止致病菌污染环境.
图1中甲、乙分别是培养土壤中微生物的培养基的配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甲培养基中能提供氮源的物质是___.
(2)为了判断甲培养基是否具有筛选作用,应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接种等量的相应浓度的土壤稀释液,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如果___,则证明该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3)如果将乙配制成固体培养基,则在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能不能分解纤维素?并简述理由.___.该培养基的主要作用是___.
(4)某研究性课题小组从土壤中分离获得了一种甲菌,对甲菌是否能产生抗生素产生了好奇.因此进行了对甲菌的探究活动.
①首先,他们想用实验室已经配置好的培养基来培养甲菌,要检测该培养基是否有杂菌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___
A.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实验桌培养 B.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窗台培养
C.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D.将已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②为获得单菌落,可采用___法将初筛菌液接种在___培养基上.
③甲菌菌落为粉白色,菌落初期呈突起絮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其菌丝白色致密,且有分生孢子,细胞核直径约1μm,初步推测为真菌.甲菌一定还具有的结构有___(多选).
A.荚膜 B.核糖体 C.拟核 D.细胞膜 E.芽孢 F.菌盖
④然后,他们将获得的甲菌落和乙、丙、丁三种致病菌进行了如图2中A图所示的操作处理,继续在同样条件下培养3天,结果观察到了如图2中的B所示现象.分析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
⑤实验结束时,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在___条件下进行彻底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以防止致病菌污染环境.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题干指出甲、乙分别是分离两种土壤中微生物的培养基,其中尿素是作为唯一氮源,能生长的菌落说明能利用尿素中的氮源,所以甲从用途上属于选择培养基.其中含氮物质是尿素.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以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
(2)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属于基础培养基,如果上述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数量明显少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落,说明有的微生物适合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不适合在甲培养基上生长,所以证明该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3)在B配制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不一定都能分解纤维素,有可能利用水解酪素等能提供碳源,也有可能纤维素被分解后产生的糖类等也可为其它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等.纤维素分解菌经过B培养基培养后,可以大量繁殖.
(4)①若要检测该培养基是否有杂菌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作为对照组放在恒温箱中培养,若出现菌落,则说明培养基被污染.
②为获得单菌落,可采用划线法或稀释平板涂布法,将初筛菌液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
③甲菌初步推测为真菌,故属于真核生物,故甲菌一定还具有的结构有核糖体和细胞膜.
④由图B可知,乙菌落在距离甲菌落较近处不能生长,丙丁菌落不受影响,说明甲菌产生了抗生素,抑制乙菌的生长.
⑤实验结束时,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在 121℃、1.05kg/cm2、15~30min(或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彻底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以防止致病菌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
(1)尿素
(2)上述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数量明显少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落
(3)否 因培养基中水解酪素等能提供碳源,纤维素被分解后产生的糖类等也可为其它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合理即得分) 能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确保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的微生物(或选择培养等)
(4)①C
②划线法(或稀释平板涂布法) 固体
③BD
④甲菌产生了抗生素,乙菌的生长被甲菌产生的抗生素抑制(或甲菌产生的抗生素只能抑制乙菌的生长,而对丙、丁两种细菌没有影响)
⑤121℃、1.05kg/cm2、15~30min(或高温、高压)
(2)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属于基础培养基,如果上述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数量明显少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落,说明有的微生物适合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不适合在甲培养基上生长,所以证明该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3)在B配制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不一定都能分解纤维素,有可能利用水解酪素等能提供碳源,也有可能纤维素被分解后产生的糖类等也可为其它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等.纤维素分解菌经过B培养基培养后,可以大量繁殖.
(4)①若要检测该培养基是否有杂菌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作为对照组放在恒温箱中培养,若出现菌落,则说明培养基被污染.
②为获得单菌落,可采用划线法或稀释平板涂布法,将初筛菌液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
③甲菌初步推测为真菌,故属于真核生物,故甲菌一定还具有的结构有核糖体和细胞膜.
④由图B可知,乙菌落在距离甲菌落较近处不能生长,丙丁菌落不受影响,说明甲菌产生了抗生素,抑制乙菌的生长.
⑤实验结束时,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在 121℃、1.05kg/cm2、15~30min(或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彻底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以防止致病菌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
(1)尿素
(2)上述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数量明显少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落
(3)否 因培养基中水解酪素等能提供碳源,纤维素被分解后产生的糖类等也可为其它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合理即得分) 能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确保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的微生物(或选择培养等)
(4)①C
②划线法(或稀释平板涂布法) 固体
③BD
④甲菌产生了抗生素,乙菌的生长被甲菌产生的抗生素抑制(或甲菌产生的抗生素只能抑制乙菌的生长,而对丙、丁两种细菌没有影响)
⑤121℃、1.05kg/cm2、15~30min(或高温、高压)
看了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图...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胶体的题目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成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通电后,溶 2020-05-23 …
诸位,帮我解释一下这段文字,不尽感激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 2020-06-19 …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见的我想问一下,难道染色体变异在光 2020-07-25 …
(10分)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下图分别为镜头、显微镜和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 2020-12-12 …
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探究器具,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清楚的生物体及其细微结构.因此, 2020-12-12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细菌和病毒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彼此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 2020-12-20 …
图是人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回答下面问题:(1)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倍显微镜下观察,在镜下 2020-12-22 …
将新鲜的绿色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 2021-01-06 …
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有少量红墨水、浓度为30%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细胞的状态如 2021-01-06 …
如何在显微镜下区别真菌和细菌?酵母一般在几倍镜下就能看到?在40倍镜下能看到细菌吗?除了用显微镜,用 2021-0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