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也。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孟子》) 小题1:结合季康子两次问政材料,具体分析孔子的为政思想。(2分) 小题2:结合论语选文,就第四段文字,说说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第一次问政,孔子否定了季康子为政用杀的方法,提出德服人的为政思想。第二次问政,孔子指明只要统治者做到庄重、孝慈、用人唯才就能使百姓尽、勤勉。由此可知,在孔子的为政思想中,他特别强调统治者的表率作用,正人必先正已。(2分) 小题2:孔孟之道,继承是必然的。孟子的“行仁政而王””的政治主张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孟子认为“仁则荣,不仁则辱”,统治者应该修明政治,不应放纵享乐,否则只能自取其辱,这些思想,就是对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继承。(3分) |
小题1: |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辩论赛“正方观点:四肢发达头脑一定简单”的理由和论据唉,我们伟大的英语老师想出如此偏门的辩论题目 2020-05-21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取之有道》的议论文500~ 2020-05-24 …
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中,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举一个例子证明你 2020-06-07 …
学记三则原文译文为“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 2020-06-22 …
《曹刿论战》中“虽不能察”中“虽”的解释.后就中考了~“虽”有即使和虽然的意思,我们老师说“虽然” 2020-06-23 …
虽有嘉肴是怎样一步一步论述"教学相长"的道理? 2020-07-03 …
虽有嘉肴是怎样一步一步论述"教学相长"的道理? 2020-07-03 …
下列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的言论中,蕴含和谐思想的有①"兼爱""非攻"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3人 2020-11-02 …
对这几句论语做几句评论每条50字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2,执德不 2020-11-03 …
文言文<教学相长>中,有一句话: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其中的”虽”是什么意思呢?即使,但我认为应 2020-11-21 …